科目: 來源:2010年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讀下面的等高線及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24—25題。
1.圖中a、b、c、d四點中,最容易發育成河流的是 ( )
A.a B.b C.c D.d
2.圖中MN、XY兩條地形剖面線的交點,在剖面圖中對應的是 ( )
A.①、③點 B.②、④點 C.①、④點 D.②、③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下圖中的甲、乙兩國都是太平洋的島國,甲國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乙國面積約27萬平方千米,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圖中甲、乙兩國,比例尺較大的是 。(2分)
(2)請比較圖中甲、乙兩國年降水量分布特點及其形成原因。(6分)
國家 |
年降水量分布特點 |
形成的主要原因 |
甲 |
東南部降水豐富 |
|
乙 |
南島: |
|
(3)甲國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狹長地帶,請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4)乙國農業地域類型主要為大牧場放牧業,請分析其優勢區位條件。(3分)[來源:Zxxk.C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1和2,完成下列各題:(11分)
材料一:圖甲是某國輪廓簡圖,圖乙是氣溫降水圖。
材料二:據《中新網》2008年5月5日報道:該國各地持續高溫,氣溫高達43—46℃。當天有3人中暑死亡,使該國今年4月入夏以來熱死人數增至33人。
(1)圖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地;(2分)
(2)根據圖甲,請分析該國南部地勢狀況。(3分)
(3)圖甲中陰影部分主要糧食作物是 ,試分析該區域大面積分布的自然原因。(3分)
(4)據多年新聞報道,5月份是該國最熱的月份,請結合圖乙試分析其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A圖所示國家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1分)
(2)B圖所示國家的主要氣候類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順序) 、
和 ,其中該國緯度40°一60°沿海地區的氣候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狹長地帶,原因是 。
(3)A圖、B圖所示都是狹長型的臨海國家,導致兩國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有:(3分)
(4)當P1地盛行西南風時,P2地的氣候特點是 ,流經P2地的主要洋流是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下圖所示為世界地圖上的一段經線。MP、QN為陸地,PQ為海洋。(12分)
(1)該剖面MN的水平距離約是: ( )(2分)
A.2000千米 B.2500千米 C.2775千米 D.3000千米
(2)該剖面MN段自北向南依次經過的大陸、海洋是:
MP為 大陸;PQ為 海洋;QN為 大陸。(3分)
(3)當Q地為雨季時,下列地區同為雨季的是: ( )(2分)
A.北京 B.開普敦 C.舊金山 D.孟買
(4)N地所在大洲的地形特點和氣候特點分別是:(5分)
地形特點是
氣候特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山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參展上海世博會的我國各省市館基本反映了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樓、苗寨、銀飾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為主線布局展館的。這些展館所屬省區依次是:
A.貴州、內蒙古、黑龍江 B.貴州、西藏、新疆
C.山西、內蒙古、黑龍江 D.山西、西藏、新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山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與我國隔海相望的一組國家是:
A.印度、文萊、菲律賓 B.馬來西亞、朝鮮、韓國
C.日本、朝鮮、印度尼西亞 D.文萊、菲律賓、日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山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我國少數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區是:
A.東北、東南、西北 B.西南、西北、東北
C.西南、西北、東南 D.東北、西南、東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山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關于我國的地勢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B.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間高 D.西高東低,山脈呈網絡狀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