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廣州市七區聯考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既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又是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最佳方法是
A.發展清潔燃料技術 B.對排放廢棄物的企業采取經濟制裁
C.加強可更新資源的開發 D.節約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廣州市七區聯考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7是某地沃爾瑪、誠達(好又多)等為代表的大型超市布局示意圖,據圖回答第19~20題。
1.在區位選擇方面,沃爾瑪、誠達兩大超市的特點是
A.位于城市交通干道的西側
B.位于城市交通干道的南側
C.位于城市交通干道的兩端
D.位于城市交通樞紐或干道的“十字”路口
2.圖中沃爾瑪、誠達兩大超市布局的最大優勢是
A.商業的信息靈通 B.交通的通達性好
C.周圍的居民多 D.外地的游客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廣州市七區聯考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廣東省北部山區及粵東、粵西等地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現將與珠江三角洲地區聯手,
在當地劃出專用土地設立產業轉移園區。下列生產模式中,適宜當地發展的是
A.發展天然橡膠、花卉、水果等高產值農產品生產
B.發展杉木—果樹—稻田—魚塘的立體農業生產
C.發展技術密集型工業,發揮當地的人才優勢
D.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發揮當地勞動力資源的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廣州市七區聯考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2008年6月1日開始,全國取消無償提供購物塑料袋的主要目的是
A.減少生產成本 B.減少環境污染 C.降低銷售成本 D.降低資源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廣州市七區聯考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9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T4反映了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增多
B.T1-T4反映了城市化過程
C.T1-T4的過程稱為逆城市化過程
D.T1-T4可以看出城市經濟畸形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廣州市七區聯考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人口的遷移往往造成的影響有:
A.對于遷入地,緩解了當地的人地矛盾
B.對于遷出地,有利于加強當地與外界的聯系
C.對于遷出地,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
D.對于遷入地,經濟得到發展,同時產生一定的環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廣州市七區聯考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10是“最佳人口規模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口規模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關系
B.人口規模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關系
C.當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規模時,人口的增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呈正相關
D.當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規模時,人口的增長將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廣州市七區聯考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11是我國某沿海地區示意圖,圖中河流中游有棉花生產基地,下游有未開發的風景區。鐵路從B延長鋪設到C城市后,B城市的經濟結構開始發生轉變。據圖回答28~29題。
1.關于A、B、C三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A.A城的主導工業部門是棉紡織工業
B.B城市原有的經濟結構以旅游業為主
C.B城的工業部門主要是鋼鐵工業和機械制造工業
D.C城因鐵路建設而興起
2.為促進該地區經濟發展,完善交通運輸網,準備新修建交通線路,下列線路設計及理由合理的是
A.鐵路連接E——C ,理由是輸出鋼材、鐵礦石、機械產品等
B.高速公路連接E——C ,理由是擴大E港口的腹地
C.鐵路連接C——F——G,理由是建設新的出海通道
D.高速公路連接C——F——G,理由是發展旅游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廣州市七區聯考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建設生態城市的措施主要有
A.盡可能地發展大城市,減少中小城市的數量
B.將有污染的工業企業集中布局在一起
C.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筑和綠色交通
D.使城市景觀盡可能地與自然景觀保持協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