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高一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圖為土壤與成土母質、氣候、生物關系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⑴填寫圖中數碼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義:
①表示綠色植物的 作用,
②表示綠色植物從土壤中吸收 。
⑵氣候對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過 和 來實現。
⑶簡答成土母質與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高一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圖為某地區構造地貌圖,回答:(6分)
(1)圖中字母代表的地質構造名稱是:
A、 ; B ;D .
(2)在地貌上A處為山谷,其成因是: ,
(3)在A、B、C代表的三種地質構造中,從安全性考慮,最不適合選作水庫壩
址的是 處,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高一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1978-2001年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圖,讀圖回答:(4分)
⑴由圖可知,當前我國的能源消費主要以 主。
⑵自1993----2001年,我國石油生產量 (大于或小于)消費量。
⑶近年來,全球氣溫呈明顯的上升趨勢,有人認為全球氣溫的上升與圖中能源的大量消費有關,F請根據所學知識,談談與圖中哪些能源的消費最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高二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地球儀上的一段經線,其中A點以北是海洋,E點以南是陸地; B與C之間、D與E之間為海域; A 與 B之間, C與 D之間為陸地。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當我國江淮地區出現伏旱天氣時,E地
A.陰雨綿綿 B.炎熱干燥 C.寒冷多雨 D.高溫多雨
2.AB段區域
A.地表平坦多湖泊 B.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
C.植被以地衣、苔鮮為主 D.河流流程短且水能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高二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局部經緯網圖,甲、乙區域所跨的緯度相等,MN的實際距離約為QR的一半。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有關甲、乙兩區域地理事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區域的實際范圍是乙的四分之一
B.在乙區域,正午太陽高度增大時,白晝時間增長
C.甲區域等溫線的分布,7月較1月稀疏
D.乙區域的氣溫年較差比甲區域大
2.M、R兩地所在國家
A.鐵、煤、石油、水能、森林等資源豐富
B.光熱充足、耕地比重大,有利于農業的發展
C.最大的工業基地均位于其國土西部
D.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高二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世界四大洋主體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港口的排序依次瀕臨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
A.鹿特丹、舊金山、摩爾曼斯克、科倫坡 B.鹿特丹、舊金山、科倫坡、摩爾曼斯克
C.科倫坡、鹿特丹、舊金山、摩爾曼斯克 D.舊金山、鹿特丹、摩爾曼斯克、科倫坡
2.連接②、③兩大洋之間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A.巴拿馬運河 B.白令海峽 C.馬六甲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
3.海運最為繁忙和全球臺風發生頻率最高、強度最大的大洋分別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高二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四個國家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四國地理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國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B.乙國是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
C.丙國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漁場 D.丁國位于歐洲的“十字路口”
2.關于四國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最大港口所臨海域都受暖流影響 B.首都都是最大城市
C.最大城市都是國際金融中心 D.主要城市都分布在東南沿海
3.關于四國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國最長河流為內流河 B.乙國有世界最長的河流
C.丙國河流徑流量穩定 D.丁國河流航運價值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廣東省高二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造成該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跡嚴重缺損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及海浪的侵蝕作用 B.河流水的沖蝕作用
C.物理風化和風蝕作用 D.人類的活動
2.圖中B、C兩地面積不斷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殼的水平運動 B.人類的圍海造田
C.氣候變遷,河水減少 D.沙漠浸吞水面縮小
3.A地農業特色與我國下列哪一地區相同
A.新疆的綠洲灌溉農業B.青藏地區的河谷農業
C.珠江三角洲的生態農業D.長江中下游的平原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