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江西新余一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3分)據專家預測:在未來30年內,全球將出現“十大新興技術”。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術”被排在第二位。廢棄物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是循環經濟的一條重要原則。
據國家有關部門估計,我國城市每年“生產”的垃圾約有1.5億噸,目前大多數城市處理垃圾的辦法是將垃圾運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燒。隨著積存垃圾的不斷增加,有約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圍”之中,有約1/4的城市已難以找到可供堆放垃圾的場所。根據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城市垃圾主要來自 和 。
(2)目前,城市發展對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簡便省錢,但是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有:
(3)目前,許多城市周邊地區垃圾堆積現象十分嚴重,垃圾現象已經成為城市發展十分嚴重的污染問題。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課題,為此許多國家推廣使用“分類垃圾箱”,其處理好處是 (填代號)。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資源得以再生 ②減少了固體廢棄物的污染 ③減少了垃圾占用人類的生活空間 ④便于垃圾的分類處理 ⑤美化城市街道環繞 ⑥便于宿舍樓區的合理布局
(4)有人說:“城市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下圖是根據這種觀點設計的城市垃圾處理流程示意圖。試分析采用該圖所示的垃圾處理方法比傳統的垃圾處理方法所具有的優越性是:
① ;
② ;
③ ;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西新余一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據專家預測:水資源問題將成為21世紀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將面臨資源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雙重壓力。因此,保護水環境已成為我國的當務之急。
材料二:中國7大水系水質差別對比圖(2003年)
(1)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國南北方河流水質有何差別?(2分)
(2)試分析造成我國南北方水質差異的主要原因。(4分)
(3)你認為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緩解我國資源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的雙重壓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西新余一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4分)讀“晉陜內蒙古區煤炭南運通道”圖,回答問題:
(1)圖示區域最大的能源輸出港是________(選擇填空)。
A.青島 B.天津 C.黃驊 D.秦皇島
(2)產煤區的煤主要靠鐵路運輸和海上運輸。請回答圖中數字①、②所表示的運輸通道分別沿哪條鐵路線到達A、B兩港的?并分析圖中煤炭運輸終點省區的能源輸入與該區經濟發展的關系。
(3)在晉、陜、內蒙古能源基地的建設中,面臨有兩大問題:一是環境問題,二是運輸問題,你認為這兩大問題的具體表現是什么?在解決這兩大問題時,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4)在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山西省總結出了哪些有效的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西新余一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6分)根據所給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圖1的甲、乙兩圖中的河流,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河口、河流干流上都有世界著
名的港口和水利工程。讀圖判斷,A是_______________港,B是_________________港。a是_______________工程,b是_______________工程。
(2)圖2中,反映a地區的氣候狀況的是_______圖;該地區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
(3)依據下表中的資料,簡述a工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
|
a工程 |
b工程 |
壩址水文條件 |
年徑流量(億m3) |
820 |
4510 |
平均含量(kg/m3) |
1.6 |
1.2 |
|
年輸沙量(億噸) |
1.34 |
5.3 |
|
總庫容量(億m3) |
|
1640 |
393 |
調節庫容(億m3) |
1310 |
165 |
|
庫區水量損失(蒸發+用水) |
大 |
小 |
|
入海水量 |
建壩前 |
330 |
近10000 |
建壩后 |
60~18 |
近10000 |
|
出庫泥沙 |
建庫后進入三角洲的泥沙僅200~300萬噸。百年以內泥沙基本淤在庫區內 |
建庫最初10年有1/3的泥沙下泄,以后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約90%的泥沙出庫 |
|
|
|||
壩口至河口距離 |
900 |
1800 |
(4)根據圖1和右表,簡要分析b工程建壩前后入海水量的變化遠遠小于a工程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黃河流域作為一個自然區域,其劃分的方法是:
A.利用單一指標劃分 B.利用綜合指標劃分
C.以行政區劃為指標 D.利用氣候、地形等指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確定的主要依據是:
①自然條件好 ②生產規模小 ③產業化基礎好 ④勞動力數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以下各地區與優勢農產品相一致的是:
A.成都平原—蘋果、油菜、柑橘
B.南疆地區—棉花、水稻、大豆
C.渭河平原—小麥、玉米、柑橘
D.海南島—天然橡膠、甘蔗、出口水產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3~2007年)》成功實施五年以后,國家又制定了《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年)》。讀圖回答:
甲湖泊面積不斷縮小,要及時獲取湖泊面積變化情況,最快捷的途徑是:
A.RS技術 B.GPS技術 C.GIS技術 D.實地考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為“GPS手持機界面圖”,圖示時間為北京時間。讀圖回答:
1.此時,持有GPS手持機者所在地形區為:
A.江漢平原 B.鄱陽湖平原 C.華北平原 D.兩廣丘陵
2.如果此日全球晝夜平分,那么此地離日落還約有:
A.56分鐘 B.1小時 C.1小時17分鐘 D.1小時12分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江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某校地理研究小組對某峽谷地區進行了研究,并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對區內的土地資源分布進行分層處理。得出下表數據。據表分析回答:
年份 |
降雨量 (mm) |
地表覆蓋 |
|||
非林地 |
人工林地 |
||||
徑流量 (m3/s) |
土壤侵蝕量 (t/km2·a) |
徑流量 (m3/s) |
土壤侵蝕量 (t/km2·a) |
||
2006 |
475.4 |
4.5 |
160.5 |
1.0 |
0.2 |
2007 |
611.4 |
9.9 |
264.6 |
1.9 |
6.6 |
2008 |
815.9 |
10.1 |
272.6 |
2.4 |
0.5 |
2009 |
884.8 |
11.1 |
299.2 |
2.8 |
4.9 |
根據表格數據可知,降雨量與土壤侵蝕量的關系是:
A.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蝕量大于非林地
B.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蝕量大于人工林地
C.降雨量增加1倍時,土壤侵蝕量相應增加1倍
D.降雨量增加1倍時,土壤侵蝕量相應增加1倍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