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讀下面關于非洲某兩條河流的圖表資料,完成后面的問題。
表:A、B兩河水文概況
(1)A河為________河;B河為________。
(2)A河的長度遠遠大于B河,可A河河口平均流量尚不及B河流量的十分之一,請分析原因。
(3)分析A河徑流量的季節變化特點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讀下面某地區圖,完成有關問題。
(1)圖中A所在的________平原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它是在________河和________河的________作用(外力作用)下而形成的。
(2)談談B地區房屋的墻比較厚、窗子比較小的原因。
(3)長期以來,B地區成為世界大國爭奪的熱點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沈陽二中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讀下面世界著名海峽的地理簡圖,完成后面問題。
(1)甲圖是________海峽,其東端有世界著名海港________。乙圖是________海峽,其最狹處建有世界著名的海底隧道。
(2)________圖所示海峽往往風浪較小,因為該海峽位于________帶(氣壓帶風帶全稱);________圖所示海峽往往風大浪高,因為該海峽位于________帶(氣壓帶風帶全稱)。
(3)①在甲圖中用箭頭標出來自世界最大石油產地的原油運輸方向;②在乙圖中用斜線標出附近著名的漁場。
(4)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原油進口量逐年增長,目前已超過年消費量的1/3。
①在兩圖所示海峽中,對我國進口石油有重大影響的是________海峽。
②為了保障我國的石油供應,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多項選擇)
A.拓展石油進口渠道,分散風險
B.加強國際合作,保障海峽安全通航
C.大力開發國內油田,不再進口石油
D.節約能源,降低能耗
(5)除了石油進口外,甲圖中海域對我國的重要意義還表現在________(多項選擇)
A.對外貿易進出口商品的海上運輸要道
B.我國遠洋航線中最繁忙的東行航線的樞紐
C.通往南亞、東非、北非、南歐、西歐最短航程的必經之地
D.紡織品出口到美國的重要海運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三押題卷文綜地理 題型:選擇題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時刻單位空間的個體數、重量或其所含能量。下圖示意我國某區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溫和年降水量隨經緯度的線性變化。讀圖完成回答第1-2題。
1.該區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間分布特征是 ( )
A.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B.從西南向東北遞減
C.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D.從西北向東南遞減
2.該區域的自然植被主要為 ( )
A.溫帶落葉闊葉林 B.溫帶草原 C.溫帶荒漠 D.亞寒帶針葉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三押題卷文綜地理 題型:選擇題
虛擬水資源是指生產商品和服務所需要的水資源數量。讀表完成3—4題
1.從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視角看,以色列農業的發展方向是 ( )
A.糧食種植業為主 B.乳畜業為主 C.園藝業為主 D.家禽飼養業為主
2.從虛擬水角度看,我國西北干旱地區應 ( )
①大量引進水密集型的產品 ②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③調整農業結構
④優化飲食結構 ⑤充分開采地下水 ⑥大規模引進高山融雪水
A.①②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三押題卷文綜地理 題型:選擇題
讀某區域兩個不同時期河流地貌發育情況圖,完成5~6題。
1.前期河漫灘最寬闊的河段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前后兩個時期水系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侵蝕作用 B.堆積作用 C.地殼上升 D.火山噴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三押題卷文綜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奧克蘭群島(50º 30'S—50º 55'S、165º 50'E—166º 20'E),2009年11月20日南部約400公里處的奧克蘭群島附近海域發現數座巨大冰山,以每小時1.25千米的速度向新西蘭島漂流而去,讀圖及資料回答7—9題:
1.奧克蘭群島的自然特點是 ( )
A.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B.氣候終年溫和,冬雨夏干
C.面積約300多平方千米 D.東海岸多港灣,背風少雨
2.2009年12月1日,冰山改變方向遠離了新西蘭,使冰山改變方向的動力可能是 ( )
A.中緯西風 B.東南信風 C.南極環流 D.極地東風
3.若冰山從南極洲陸緣冰滑落漂流13500千米到達這里,滑落點在奧克蘭群島 ( )
A.西南約120 º B.西南約240 º C.東南約120 º D.東南約240 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三押題卷文綜地理 題型:選擇題
讀下圖回答10—11題
1.若GH為赤道,EF為晨昏線,地球公轉的某一過程中,θ角不斷變大,則 ( )
A 地球公轉速度漸快 B 熱帶、寒帶范圍擴大,溫帶范圍縮小
C 北極地區的極晝或極夜范圍擴大 D 全球趨于晝夜平分
2.若OE、OQ分別為日界線,θ按順時針方向增大,則( )
A 圖示半球逆時針自轉 B OQ地方時為0時
C 太陽直射OF經線 D O點附近極晝范圍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三押題卷文綜地理 題型:綜合題
(3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示某區域提出建設以X城市為核心,X和T兩城市連線為發展主軸的空間發展格局,形成經濟發達的城市群和產業集聚帶。規劃中,X城將建設為重要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旅游目的地、先進制造業基地,把蔬菜生產基地遷移到T城。
材料二 T和X兩城市氣候資料
城市 |
月份 |
1 |
4 |
7 |
10 |
T |
氣溫℃ |
—2 |
12.6 |
22.8 |
11 |
降水mm |
5.1 |
38 |
84.6 |
47.1 |
|
X |
氣溫℃ |
—0.1 |
14.7 |
26.6 |
13.9 |
降水mm |
6.9 |
43.0 |
98.6 |
59.9 |
(1)比較T和X兩城市氣候特征上的異同點,并指出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12分)
(2)簡述圖中X城所在地形區主要形成成因。(3分)
(3)說明圖示地區經濟發展主軸空間分布的主要原因。(9分)
(4)分析X城選擇T城作為蔬菜生產基地的主要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冀州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文科試題 題型:選擇題
在2008年櫻花盛開的季節,胡錦濤主席一行圓滿完成了對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進一步推進了中日友好關系的發展。完成1—3題。
1.日本與我國一水之隔,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黃海 D.東海
2.每年日本不同地區櫻花開放日期各不相同。從4月初到6月末櫻花依次盛開的地區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3.5月10日胡主席參觀了松下電器公司。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該公司部分電器裝配廠較早轉移到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影響這種選擇的主導因素是:
A.能源 B.勞動力 C.技術 D.交通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