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一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文科)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②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③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 ④改變了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一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文科) 題型:選擇題
據了解,在我國南方地區出現了大面積的“紅色荒漠”(土地退化后紅壤等紅色土層裸露的現象),回答58~59題。
1.“紅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風化作用 B.風蝕作用 C.水蝕作用 D.沉積作用
2.“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A.濫伐森林 B.過度放牧 C.開山取石 D.環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一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文科)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三大經濟地帶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部經濟地帶所有省級行政區均瀕臨海洋,而中西部不臨海
B.東部經濟地帶各類自然資源均不如中西部豐富
C.東、中、西部經濟地帶第一產業的比重依次遞增
D.從城市化水平來看,東部經濟地帶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一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文科)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南水北調工程某輸水干線縱斷面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中線和西線工程三部分,圖示輸水干線為____________工程的主體;a河是____________,c地位于____________流域。(3分)
(2)分析該輸水干線調入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3分)
(3)該輸水干線水利工程建設投資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輸水路線中可以自流輸水的河段是____________河段。(2分)
(4)南水北調工程的水質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試分析實現該線優質供水的主要措施。(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一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文科) 題型:綜合題
讀珠江三角洲城市變化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7分)
(1)圖中主要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所經歷的 過程。(1分)
(2)試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征。(3分)
(3)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積累了物質財富,提高了生活水平。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環境污染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等。請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環境污染物的類型和來源。(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一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文科) 題型:綜合題
讀下圖,回答問題。(11分)
安徽省地形圖
(1)填寫下表,比較安徽省甲河以北和乙河以南地區的差異。(3分)
|
地形 |
自然帶 |
城鎮空間特征 |
甲河以北地區 |
平原 |
|
團塊狀,受自然條件限制小 |
乙河以南地區 |
|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
|
(2)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我國土地荒漠化擴大的主要原因。據圖分析可知, 、 因素所占比重最大。(2分)
(3)我國西部地區土地荒漠化面積廣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土地荒漠化引發的最突出的氣象災害是什么?(2分)
(4)安徽南部和我國西部地區都存在著嚴重的土地退化現象,安徽南部主要表現為 ,我國西部主要表現為 ,但其形成又有相似之處,其共同的人為原因是 ;針對這一原因,你認為最為有效的解決措施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一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文科) 題型:綜合題
區域之間的產業轉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對區際商品貿易與區際要素流動的一種替代,又可以促進勞動力、資本與技術在區域間的流動。結合下列材料和所學知識完成問題。
材料一 目前,中國的制造業正在迅速成為重要的世界制造中心之一,我們制造了世界上70%的玩具、60%的自行車、50%的鞋、1/3的箱包、1/2的微波爐,1/3的電視機和空調、1/4的洗衣機和1/5的冰箱。
材料二 “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是臺灣宏基公司董事長施振榮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說明電腦行業不同環節與所實現的附加價值之間的關系,后來被廣泛應用于其他領域。如下圖。
材料三 2006年美國道康寧公司與德國瓦克公司擬在江蘇省張家港地區申請大片良田建立有機硅廠。據粗略計算,該廠年產量為10萬噸有機硅,需要純凈木炭數萬噸,每煉1噸硅僅電爐的電耗就是1.4萬度,生產過程還將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存在著大量的粉塵污染。
(1)分析中國的制造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2分)
(2)“微笑曲線”揭示了現階段產品在研發、生產和營銷等環節的附加價值有什么規律?
(3)結合材料二,分析我國制造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應采取的措施。(2分)
(4)結合材料三,分析國外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業向中國轉移的原因?(3分)并簡要分析這類企業的大量引進對我國發展的不利影響。(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右圖是世界各大陸荒漠構成狀況,讀圖回答1~2題。
1.四大陸中熱帶荒漠成因與本格拉寒流有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④兩大陸溫帶荒漠成因各異,產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陸面積和輪廓 B.過度放牧和樵采
C.緯度位置和墾耕 D.海陸位置和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讀下面中國最長兩條河流部分河段沿程水溫變化圖,回答3~5題。
1.圖示黃河段沿程年平均水溫曲線是
A. X1 B. Y1 C. X2 D. Y2
2.兩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溫變化幅度
A. 2月長江大于黃河 B. 2月長江小于黃河
C. 7月長江大于黃河 D. 7月長江與黃河相近
3.河流水溫變化與流經地區的氣候相關,Y河甲河段冬夏水溫差異小,因其穿行在
A. 橫斷山區 B. 四川盆地 C. 黃土高原 D. 太行山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即能源消費增長率與同期GDP增長率的比值。是反映能源消費增長速度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之間比例關系的指標,如該系數小于l,則本年單位不變價GDP能耗比上年降低;如大于l,則本年單位不變價GDP能耗比上年上升。據下表中我國1998—2004年部分年份的相關統計數字,完成6~7題。
1.表中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最高的年份是
A.2004年 B.2003年 C.1999年 D.1998年
2.這幾年間,引起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變化的原因,可能有
①我國單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②第二產業產值比重有上升趨勢
③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趨于合理
④汽車擁有量大幅增長
⑤我國能源利用率明顯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