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三第一次模擬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圖4 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氣壓沿兩條緯線的變化圖,回答5—6題。
1. 該月份,①、②兩地的平均風力相比較
A.①地的較大 B.②地的較大 C.兩地相當 D.上半月①地的較大
2.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區,此時的盛行風向為
A. 西南風 B.西北風 C.東北風 D.東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三第一次模擬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其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業務,達到降低成本的一種管理模式。服務外包產業是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等特點。當前,全球服務外包正成為國際商務活動中的新浪潮,也是當今世界新一輪產業革命和轉移的新趨勢。下圖是全球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示意圖,完成7-8題。
1.影響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第一階段轉移的最主要區位因素是
A.工業基礎雄厚 B.大量廉價勞動力 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較高
2.中國正成為全球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的主要國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區位條件是
A.IT產業迅猛發展 B.自然資源豐富 C.便利的交通 D.消費市場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三第一次模擬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圖為某地級市的市城城鎮體系規劃示意圖。該市沿海有N、D、W三個縣城。東鄰海岸為沙質岸線,沙軟潮平,水質清流,附近有海島;中部主要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處水深可達20—25;西部沿海有大面積的鹽田。讀后完成9—11題。
1.該市地形特點為
A.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濱海平原
B.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地勢北低南高
C.地勢起伏較小,地形平坦開闊
D.地形復雜多樣,地勢由北向南傾斜
2.該區域規劃中正確的是
A.規劃擬在W城布局大型區域電廠和焦化廠
B.進口鐵礦石,結合當地的煤炭資源,建大型鋼鐵基地及發展相關的產業
C.N城擬建為鹽化工基地
D.F處建污水處理廠
3.該市道路規劃不合理的是
A.擬分別從Z城、G城建高等級公路與W連接 B.兩條國道呈十字交叉
C.在D城可建深水碼頭 D.D城與W城之間擬建高等級公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三第一次模擬地理卷(文綜)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干旱是在一定地區一段時期內近地面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水分缺乏時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地,頻繁地發生于各個歷史時期。干旱災害不僅是自然問題,也是社會問題。中國大部分屬于亞洲季風氣候區,降水量受大氣環流、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素影響,在區域間、季節間和多年間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災發生的時期和程度有明顯的地區分布特點。
(1)讀圖6可知,進入2010年以來,在我國圖示地區干旱范圍不斷擴大,逐步從 省擴展到 、 、 等省區。(8分)
(2)指出甲城市名稱,并結合統計表簡述該城市在降水、氣溫方面與常年(同期)的不同及所表明的此次干旱的突出特點。(10分o)
(3)干旱不僅危及農業生產,還會促使生態環境發生惡化,同時也會引發其他自然災害發生。就以上三方面,簡要說明此次旱災給圖示地區帶來的影響。(10分)
(4)依據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云南省旱災形成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三第一次模擬地理卷(文綜) 題型:綜合題
根據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1)說出A、B兩地自然帶的名稱,分析美國西部這兩個自然帶分布狹窄及該地區地震多發的 原因。(8分)
(2)分析美國大陸中部、東部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多少的分布規律,并分析其成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回答1—2題。
1.H經線穿越的我國大地形區有
A.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
B.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C.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D.準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E緯線穿過的我國省級行政單位有
A.山東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B.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
C.遼寧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D.江蘇省、河南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諺語、對聯、詩歌、民歌等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結合所學知識,回答3—5題。
1.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曾有“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句。其中,陽關位于哪個省?當時發展成古城的區位因素是什么?
A.甘肅 軍事 B.甘肅 交通
C.新疆 軍事 D.新疆 交通
2.上聯“萬里長城山海關,龍頭為首”,下聯“獨門絕技少林寺,天下無雙”反映的人文景觀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分別是
A.四川、福建 B.河北、河南
C.北京、河南 D.山西、安徽
3.“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地理特征對應的地形區分別是
A.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貴高原 D.云貴高原、黃土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表為我國某城市人口資料。讀下表完成6—7題。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總人口(萬人) |
35 |
167 |
701 |
0~14歲(%) |
35.27 |
14.63 |
8.5 |
15~64歲(%) |
58.36 |
83.15 |
90.39 |
65歲及以上(%) |
6.37 |
2.22 |
1.11 |
1.該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長率很高,人口增長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齡化問題得到緩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長率很高,有大量青壯年人口遷入
2.該城市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根據表中某年統計資料,回答8—10題。
我國四省(區)人口及部分自然資源統計數據
1.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區)的簡稱依次是
A.川、黑、蘇、隴 B. 蘇、川、隴、黑
C.黑、川、隴、蘇 D. 隴、黑、川、蘇
2.下列推理,其過程和結論正確的是
A.耕地面積①比②小,因此,山區面積①比②大
B.水資源總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總蓄積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蓋率③比④低
D.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鄉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有關四省(區)農業生產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省(區)西部是該省種植業集中地區
B.②省(區)東部是我國著名的棉花產區
C.③省(區)南部農業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區)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106.8°E地形剖面圖及沿剖面線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線圖”,回答11—12題。
1.地形剖面圖上,準確表示四川盆地范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關于圖中①地區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屬北溫帶,自然植被為落葉闊葉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C.典型農作物有水稻、冬小麥、柑橘等 D.廣泛分布肥沃的紫色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