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寧夏枸杞種植適宜狀況分布圖,據此回答37—39題。
1.寧夏枸杞產業的發展,反映了我國西部地區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它是
A.發展生態農業 B.發展出口創匯農業
C.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 D.發展特色農業
2.寧夏在黃河附近形成一條“工業長廊”,該工業地帶屬于
A.以棉毛紡織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B.以農產品加工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C.以石油、煤炭開采為主的工業地域
D.以有色金屬冶煉和水電為主的工業地域
3.寧夏在農業發展中存在較明顯的土壤鹽堿化問題,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緯度較高,凍土發育,含鹽水分不易下滲
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旺盛
③農業耕種過程中長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處河谷地區,水流平緩,對土壤的侵蝕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兩則材料及圖片,回答40—41題。
材料一:
隨著“福建土樓”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土樓的“世遺效應”已經在中國著名“土樓之鄉”福建永定縣日益凸顯出來。客家土樓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熱點”。
材料二:2010年上海世博會 中國館由國家館、各省區市聯合館等組成。國家館成為象征中國精神的東方之冠。
1.從性質上看,客家土樓、中國館都屬于
A.地質地貌景觀 B.氣象氣候景觀 C.建筑景觀 D.風土民情
2.客家土樓、中國館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分別得益于其旅游景觀的
A.多樣性、非凡性 B.長存性、可創造性
C.可創造性、非凡性 D.非凡性、可創造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2008年12月15日8時,東航MU2075航班準時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沿一條全新航路前往臺北桃園機場,從而拉開大陸前往臺灣的“裁彎取直”常態包機的序幕。至此,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自12月15日全面啟動,兩岸“三通”時代正式宣告來臨。窄窄淺淺的海峽,不再是纏繞心頭的鄉愁,而成為血脈相通的紐帶。據此完成42—44題。
1.與海南島相比,臺灣島森林植被類型更加豐富,其最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質
2.臺灣島東部太陽輻射比西部弱,主要是由于
A.西部海拔高,空氣稀薄,削弱作用差
B.西部受寒流影響,降水少,天氣晴朗,削弱作用差
C.西部為夏季風的背風坡,降水少,天氣晴朗,削弱作用差
D.西部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受地震、火山影響,太陽輻射強
3.“冬季到臺北來看雨”,臺北冬季多雨景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低 B.受寒流影響
C.受東南風影響 D.受西北季風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示意我國及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帶能源自給率的變化情況。完成45—46題
1.圖中四條曲線代表西部地帶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下列地區可以大量調出能源輸往Ⅳ地帶的是
①東北地區 ②西北地區 ③青藏地區 ④西南地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譜圖和月球探測拍攝到的局部三維景觀圖,回答47—49題。
1.有關圖中地物反射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雪反射率最強的波段是紅外光區 ②沙漠反射率最強的波段是可見光區
③濕地所有波段的反射率都低于5% ④小麥反射率最高部分達到85%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地物的這種反射特征可直接應用于
①航空遙感技術 ②航天遙感技術 ③全球定位系統 ④地理信息系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嫦娥一號”在繞月軌道上對月球探測拍攝到局部三維景觀圖,采用的現代信息技術主要是
A.遙感、地理信息系統 B.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遙感 D.數字地球、遙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國務院發布的《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規劃兩期內要確保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據此完成50—51題。
1.我國耕地退化嚴重。下列土地退化類型與所發生地區搭配正確的是
A.水土流失——東北平原 B.荒漠化——華北平原
C.次生鹽堿化——南方低山丘陵 D.石漠化——黃土高原
2.黃土高原曾盛行的輪荒耕作制度使得
A.土壤肥力得以恢復 B.耕地面積增加
C.糧食產量增加 D.水土流失加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黃土高原局部地區等高線圖,回答52—54題。
1.“筑起一條壩,活了一條溝”是指“小流域綜合治理”,圖中a、b、c、d四地適合建壩治理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圖示地區國土整治的重點是
A.治理水土流失 B.治理鹽堿地
C.治理沙塵暴 D.治理水污染
3.下列治理圖示地區的基本措施中,不恰當的是
A.擴大農業用地,建成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 B.擴大林草種植面積
C.改善天然草地植被,合理放牧,保護草場 D.礦區保護好表土,開展復墾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我國西部某地區略圖,圖中左上方所示為當地鐵路沿線的草方格沙障。讀圖回答55—56題。
1.P地與Q地相比,P地
A.年大風日數少、年降水量多 B.年大風日數多、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數少、年降水量多 D.沙塵暴日數多、年大風日數少
2.在鐵路沿線設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態功能是
A.增加降水 B.改變氣候類型 C.削弱風力 D.改變植被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西部內陸兩地景觀示意圖”,完成57—59題。
1.甲地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區
B.由于干旱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由風力侵蝕形成風蝕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為中心的地區農牧業活動較多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2.在乙地區,可能反映該地區綠洲萎縮的現象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
C.土壤鹽堿度升高 D.生物生產能力提高
3.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因此治沙戰略應
A.以工程措施為核心 B.以消除貧困為核心
C.以生物工程為核心 D.以跨流域調水為核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示意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生產與生態定位。讀圖,回答下面問題。
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發展方向和生態、生產功能分別是
A.增大坡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 B.大量開墾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積
C.大規模機械化,建成商品糧基地 D.退耕還林(草),發展舍飼養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