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關于土地荒漠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國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區生態環境尤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類活動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過度墾殖,土地荒漠化更為嚴重
D.西北地區風蝕強烈,風沙災害比較普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雨林的說法正確的是
A、赤道穿過的陸地都有雨林分布
B、地上植被是雨林生態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關鍵的部位
C.雨林土壤中的養分來源非常充足,同時又不容易流失養分,所以在自然狀態下,土壤養分非常豐富
D、雨林生態生物循環旺盛,生態穩定、調節能力強,生態不易被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低、中、高三個不同緯度的自然帶(生態系統)物質流動示意圖(圖中圓圈的大小表示所儲存養分百分比的多少,箭頭的粗細表示物質養分流的大小)。讀圖,回答1~2題。
1.對土壤、生物量、枯枝落葉在生態系統所儲存養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A.氣候條件 B.土壤條件 C.生物條件 D.地質條件
2.圖中所示三個自然帶緯度由高到低排列的順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瀾滄江-----湄公河是一條國際性的河流,在中國的河段叫瀾滄江,境外河段叫湄公河。瀾滄江流域資源十分豐富,是一個有待開發的資源寶庫。關于瀾滄江流域開發的方向是
A、成為我國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B、建成我國南方地區最主要的內河航道
C、利用水能優勢,積極發展有色金屬冶煉工業
D、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科學合理地進行區域資源開發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下列關于田納西河流域開發歷史進程的敘述,合理的是
A. 18世紀末,大規模的掠奪式開發帶來生態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
B. 18世紀下半葉,它成為較發達的棉花、馬鈴薯、蔬菜產區
C.19世紀30年代初,它成為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D.19世紀40年代,美國開始進行綜合開發和治理該流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阿斯旺工程建在世界最大的河流上
B、三峽工程的首要目標是為下游供水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標是防洪的需要
D、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主要在中下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山西省煤炭的綜合利用示意圖,回答1~2題。
1.山西省構筑的三條產業鏈依賴的本地自然資源除煤炭外還有
A.銅礦石 B.石油 C.鋁土礦 D.石灰石
2.山西省煤炭綜合利用的明顯成效是
①改善了環境質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價值
③使產業結構多元化 ④減輕了交通運輸負擔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我國能源消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導致大氣污染嚴重
B.隨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煤炭的比重會有所下降
C.我國應大力調整能源消費結構,迅速與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一致
D.我國面臨著人均能源少,能源利用率低等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東北大米因質量優而廣受歡迎,與其有關的因素有
①東北水稻的生長期長
②東北地區氣候寒冷,病蟲害少
③東北地區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對少
④東北地區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高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以下各地區與優勢農產品相一致的是
A.成都平原—蘋果、油菜、柑橘
B.南疆地區—棉花、水稻、大豆
C.渭河平原—小麥、玉米、柑橘
D.海南島—天然橡膠、甘蔗、出口水產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