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上學期第三次階段性測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某區域示意圖(圖a)及該區域早期各農業部門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例示意圖(圖b)。(16分)
(1)比較圖中山脈東西兩側地區冬季氣溫的高低,并簡要分析其成因。(4分)
(2)圖中,C河長度及流域面積遠小于黃河,但多年平均徑流量卻大于黃河,試簡要分析其成因。(4分)
(3)簡述圖b所示地區農業生產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4分)
(4)簡要分析在A河流域過度發展種植業可能對B處湖泊產生哪些不良影響。(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上學期第三次階段性測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3分)
材料一 江蘇省2008年前三季度部分行業綜合能耗增幅變動情況表
材料二 蘇南、蘇中、蘇北地區能耗增長情況對比圖
(1)表中 行業節能降耗效果最明顯,分析該行業在蘇北發展的主要優勢區位條件是。(3分)
(2)找出圖中蘇北、蘇中和蘇南同期耗能增幅變化的特點是,分析蘇北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5分)
(3)能源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血液,從“開源”的角度談江蘇的能源發展可采取什么措施 。(2分)
(4)與蘇南相比,在蘇北工業化進程中,你認為有哪些不利條件?(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網上流行的一張帖子這樣寫道:北京人說他風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說他面積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說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說他地勢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說他文物多,陜西人就笑了;陜西人說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據此完成1~3題。
1.關于帖子中A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資源貧乏,經濟落后 B.草原面積大,有斑點狀荒漠化圈現象
C.河流補給以高山冰川融水為主 D.屬于我國西部經濟地帶
2.關于帖子中省級行政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較高
B.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內部
C.B省的煙草業突出,現在花卉種植業發展很快
D.西藏海拔高,太陽能豐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勢高的高原面上
3.關于B省的說法,正確的是:
A.資源貧乏,經濟落后
B.交通條件好,外向型經濟突出
C.旅游資源豐富
D.受地勢和距海遠近影響,自然環境具有環帶狀分布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西北部內陸兩地景觀示意圖回答1~2題。
1.甲地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區
B.由于干旱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風力侵蝕形成風蝕洼地
D.水井周圍地區農牧業活動較頻繁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2.在乙地區,可能反映該地區綠洲萎縮的現象有:
A.沙塵暴頻度減少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
C.土壤鹽堿度升高 D.生物生產能力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為“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甲、乙、丙、丁區域:
A.是按照人文指標劃分的 B.邊界有實有虛
C.屬不同層次的區域 D.相互間差異大
2.有關區域自然環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區域光照充足而熱量不足 B.乙區域降水少但季節變化大
C.丙區域河流長而流量變化小 D.丁區域熱量充足,降水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分析回答:
圖中②地區綠洲退化嚴重,對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測成立的是:
①人口增長迅速
②氣候變暖,蒸發量增大
③為爭取區域內糧食自給,大力開荒種糧
④耕作技術落后,灌溉措施不當,出現次生鹽漬化
⑤水資源污染嚴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近年來,我國在山西、陜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區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主要是為了:
A.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B.防治荒漠化
C.提高森林覆蓋率 D.減輕農民負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內蒙古一些草原地區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光,如今變為“老鼠跑過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反映了:
A.草場的季節變化 B.鼠害猖獗,嚴重破壞草場
C.過度放牧,草場資源退化 D.草場載蓄量將可繼續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