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小明計劃考察某地,地理老師建議他最好把時間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帶上墨鏡、遮陽帽、防曬霜、羽絨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師的建議,小明順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動。據此回答1-2題。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 B.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C.四川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D.內蒙古大草原
2.下圖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比較兩個工業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為________國的________工業區;乙為我國最具實力的________工業基地,C為________鐵礦(城市)。
(2)兩個工業區發展重工業的共同有利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
(3)20世紀中葉,甲工業區在經歷了大約一個世紀的繁榮之后曾一度衰落,后實施綜合整治重新煥發活力。乙工業基地的振興可以從中吸取哪些有益經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南北方資源分布比較表
|
北方地區 |
南方地區 |
耕地面積 |
64% |
36% |
礦產資源 |
59% |
41% |
水資源 |
19% |
81% |
材料二 我國各省區資源條件評價示意圖和我國農業生產潛力分布簡圖
(1)我國耕地面積北方大于南方,而單產卻低于南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圖中A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優越,但近年來已不再是我國商品糧的基地,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原因可能是什么?
(3)D地種植業優勢的自然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不利的自然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4)E地區是我國沼澤面積最大的地區,分析其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回答問題。
甲圖為我國某區域圖,一般而言,單位土地面積上植物的葉片總面積越大,生長速度和蒸騰量越大。圖所示區域50多年來,年年植樹,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蓋率不到1%。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干濕地區的劃分,圖示區域屬于________區。
(2)在該區域進行生態建設,如果有①植樹造林、②種草、③自然恢復三種措施,你傾向于哪一種?請說明理由。
乙圖為西北地區沿42°N緯度線地形剖面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3)在下列植被類型后面填上相應的字母,草原地帶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帶________,荒漠草原地帶________,荒漠地帶________。這種景觀變化主要是受________(自然因素)影響。圖中自東向西,載畜量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
(4)為防治西北地區土地的沙漠化,我國正在這些沙漠化嚴重的地區進行的巨大林業生態工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題型:選擇題
據巴西利亞當地時間2010年8月1日4時消息,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WHC)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致通過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綁”申報的“中國丹霞”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讀“浙江省永康方巖方山沿28°55′36″N剖面圖”、方巖方山“赤壁丹崖”景觀圖片,回答
1.丹霞地貌經歷了一個不一般的地質作用過程,期間孕育了絢麗多姿的丹霞地貌。以下地質作用過程正確排序的是
①紅色砂礫巖固結成巖;②地殼水平運動;③流水侵蝕搬運;④重力崩塌;⑤差異風化;⑥地殼抬升運動;⑦變質作用;⑧冰川作用
A.①⑥⑤④③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⑦⑤④③ D.①⑧⑤④③
2.丹霞地貌典型的頂平、坡陡、麓緩組合可能是因為
A.頂平:受垂直巖層控制 B.坡陡:受水平節理控制
C.麓緩:受風化堆積物控制 D.麓緩:受平緩流水侵蝕所致
3.丹霞分布于我國西北、西南和東南地區,其中“曲溪兩岸,奇峰林立”最可能出現在
A.西北地區 B.西南地區 C.東南地區 D.西南和東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題型:選擇題
讀“四幅地貌景觀圖”,回答
1.關于構成①~④地景觀的巖石及其巖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景觀中的巖石為噴出巖,在陸地表面分布最為廣泛
B.②景觀中巖石的巖性可能上軟下硬
C.③景觀中的巖石為大理巖,易受酸性雨水侵蝕
D.④景觀中的巖石屬于沉積巖,巖層結構清晰
2.關于形成①~④地景觀的地質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A.①景觀中的奇峰怪石為流水溶蝕作用形成
B.②景觀中的地貌由風力堆積塑造形成
C.③景觀為早期受巖漿侵入影響變質的巖層,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D.④景觀為壯觀的大峽谷,由巖層斷裂和流水侵蝕作用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赤道上六大板塊的分布示意圖,①板塊主要位于經度10°W~60°E之間。讀圖完成。
1.⑥板塊是
A.亞歐板塊 B.太平洋板塊 C.南極洲板塊 D.美洲板塊
2.根據板塊構造理論,②、③兩大板塊碰撞而形成的山脈是
A.喜馬拉雅山脈 B.安第斯山脈 C.落基山脈 D.阿爾卑斯山脈
3.主要位于①板塊上大陸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
B.沒有亞熱帶氣候類型分布
C.流經大陸西岸的洋流為暖流,流經大陸東岸的洋流為寒流
D.東海岸有世界著名漁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題型:選擇題
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鋒面雨帶,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以北5~8個緯度距離處,并跟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北進或南退而移動。下圖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
1.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移到圖示位置時
A.華北地區高溫多雨 B.副熱帶高壓南側洋面處于臺風活動期
C.臺灣海峽受上升氣流影響而多雨 D.長江三角洲地區吹東北風
2.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移到長江流域時
①江淮地區出現梅雨天氣 ②長江流域出現伏旱
③東北平原進入雨季 ④華北出現春旱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區域圖,圖中右側分別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圖和Q湖不同季節的蓄水面積分布圖,讀圖回答。
1.關于該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位于北半球 B.圖中河谷橫剖面從中心向兩側巖石年齡不斷變老
C.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經過 D.Q湖北側深度變化大于南部
2.關于甲河流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A.部分河段有結冰期和凌汛現象發生 B.典型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C.Q湖最大湖面b出現于七月 D.冬季盛行西南風
3.下列湖泊示意圖中,最能反映上圖中P湖泊與其入湖河流間的水體運動聯系方式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我國某山1月和7月的平均氣溫垂直分布圖”。讀圖回答。
1.根據圖示信息判斷,該山最可能位于我國的 A.長白山 B.秦嶺 C.青藏高原 D.南嶺
2.下列關于該山氣溫垂直分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1月氣溫遞減率比7月大 B.1月出現逆溫現象
C.7月氣溫遞減率低處比高處大 D.該山山頂有永久積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