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濕地與森林、海洋被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其在防洪、抗旱、調節氣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態系統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譽為地球之“腎”。據此回答:
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屬于濕地的是
①桃源洞 ②三峽水庫 ③大金湖 ④沙溪河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下圖,回答1-3題。
1.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該區域工業增加值增長緩慢,可能原因是
①工業基礎薄弱 ②礦產資源貧乏
③勞動力缺乏 ④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附加值較低
⑤外商出于風險考慮投資規模相對較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的10年間,該區域工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發展的特點
A.生態環境變化和緩 B.工業快速增長,生態環境保持良性發展
C.工業增長緩慢 D.工業快速增長,生態環境迅速惡化
3.近年來,該區域努力轉變增長方式,采取積極措施建設和諧社會,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呈現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調整產業結構,節能減排
②做好規劃與管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污染治理
③嚴格限制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減輕環境污染
④構建大城市群,增加自然環境容量
⑤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大環保投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某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比較圖,回答:
關于該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國可能屬發展中國家 B.階段I城市化進程速度比階段Ⅱ快
C.階段Ⅱ,工業化促進了城市化 D.城市化與工業化呈同步增長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下圖1和圖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相比較
A.發達國家第一產業的人均產值低于發展中國家
B.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第二產業的產值相當
C.發達國家的總人口相當于發展中國家的1/2強
D.發展中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約為發達國家的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示意我國及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帶能源自給率的變化情況。完成1-2題。
1.圖中四條曲線代表西部地帶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下列地區可以大量調出能源輸往Ⅳ地帶的是
①東北地區 ②西北地區 ③青藏地區 ④西南地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經濟開發區”是我國近年來城市發展的“亮點”。企業愿意到“經濟開發區”投資建廠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強信息交流 B.充分利用公共基礎設施
C.利用技術優勢 D.減少城市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世紀末開始,我國重工業加速發展,重工業增長值占工業增長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鋼鐵、汽車、化工等重化工業的快速成長,加快了我國工業化進程。我國能源利用率低,單位GDP能源消耗量為美國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業發展屬于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京津冀、大東北“四大經濟圈”比較表
(1)四大經濟圈產業結構變化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借鑒發達國家發展經驗,今后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是什么?
(2)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單位GDP能源消耗量較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3)目前我國重化工業加快發展帶來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丹江口水庫出口處和北京兩地的平均溫差約為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京津地區急需調水,分析其水資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會原因。
(3)分析華北平原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描述圖示地區年降水量分布狀況。
(2)描述圖中城市分布的特點。
(3)簡述導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發展的人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隨著農業生產區位條件的變化,農業生產的空間分布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1980年和2000年黑龍江省三大糧食作物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1980年和2000年黑龍江省積溫(℃)等值線分布示意圖
(1)黑龍江省三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變化:種植面積擴展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種植面積縮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
(2)小麥、水稻和玉米種植的空間變化分別是什么?
(3)分析黑龍江省種植水稻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從材料二中,試分析引起黑龍江省農業生產格局改變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