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遼寧省本溪市高二下學期期末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區必須最先解決的問題是
A.河道的淤積
B.水質污染
C.地下水位的下降
D.土壤鹽堿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遼寧省本溪市高二下學期期末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21世紀的伊始,IBM、微軟等跨國公司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這表明
A.上海勞動力價格低廉
B.上海資本過剩
C.上海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提高
D.上海用于科研的原材料價格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遼寧省本溪市高二下學期期末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我國建設西電東送工程的重要意義在于
①彌補東部地區電力消費的缺口;
②加速新疆的經濟開發
③減輕東部地區的環境污染;
④改善西部地區的能源消費結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遼寧省本溪市高二下學期期末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臺風是我國沿海地區的主要災害,要對臺風進行監控,及時預警,減少災害的最佳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氣象預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遼寧省本溪市高二下學期期末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 內蒙古阿拉善盟位于騰格里沙漠邊緣,在十幾年前,草原的覆蓋率為5%,草場土質為黏土,生態環境較為脆弱。這里草原放羊載畜量為120萬頭,實際上養羊頭數為200萬頭以上。
材料二 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有上百萬的外地人擁入內蒙古草原摟取發菜(諧音發財),內蒙古1/5的草原嚴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奪式開發,給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是沙漠化土地擴大的主導因素。現今,許多地方寸草不生,阿拉善地區沙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擴大,牧民在生計陷入困境,有3萬多人被迫轉移出沙漠地區。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擴大的人為原因分別是 、
。
(2)農耕區出現的另一種荒漠化現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
(3)解決該地區農牧民能源短缺的途徑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遼寧省本溪市高二下學期期末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北方某地區1965年和1995年的統計數據表,回答下列問題。(4分)
年 份 項 目 |
1965年 |
1995年 |
A.森林覆蓋率(%) |
20 |
3 |
B.耕地面積(hm2) |
24000 |
42000 |
C.年降水量(mm) |
450 |
380 |
D.氣溫年較差(℃) |
23 |
30 |
E.當年旱澇災害次數 |
1 |
2 |
F.河流含沙量(%) |
2 |
12 |
G.當年糧食每公頃產量(千克) |
3750 |
1875 |
H.當年糧食總產量(億千克) |
0.9 |
0.787 |
(1)由A、B兩個欄目可以看出,1965~1995年間,該地區耕地面積的增加,是靠
等不合理的生產方式獲得的。
(2)由C、D、E、F、G、H等欄目可以看出,由于森林資源遭到破壞,導致該地區
惡化, 加劇,最終使糧食產量逐年下降。
(3)今后,該地區應進一步保護好現有森林,實行 ,加速植樹造林,才能不斷改善生態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遼寧省本溪市高二下學期期末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三大常規能源產地及運輸方向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說明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特征。
(2)寫出C能源在該區域十分豐富的原因。
① ;
② 。
(3)近年來,A路輸送的能源被大量轉化為電能輸出,這種做法與傳統的輸送和利用方式相比,有哪些優越性?
(4)結合我國的國情,請你談談我國煤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遼寧省本溪市高二下學期期末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讀尼羅河流域(局部)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尼羅河發源于 ,全長 千米,被稱為埃及的“母親河”。
(2)圖中字母表示:A , B 。
(3)A水利工程的修建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有 、 、發電、 、 ,并改善了尼羅河的通航條件。
(4)A水利工程引發的環境問題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