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陜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關于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區域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和產值比重明顯地超過第二產業
B.高科技成為推動區域增長的重要力量
C.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逐步形成
D.區域內部的發展差異逐漸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陜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某省三類產業結構變化情況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省可能是( )
A.遼寧省 B.江蘇省 C.臺灣省 D.云南省
2.從該省的產業結構變化來看( )
A.區域經濟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B.第二產業的產值不斷下降
C.農業產值一路下滑 D.產業比重波動太大,對經濟發展不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陜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勞動力表現出 ( )
A 由第二產業向第一產業轉移 B 由第三產業向第一產業轉移
C 由第三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 D 由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陜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的逐步推進的對外開放格局是( )
A.沿海開放城市一經濟特區一經濟開放區一內地
B.經濟特區一沿海開放城市一經濟開放區一內地
C.經濟特區一經濟開放區一沿海開放城市一內地
D.經濟開放區一沿海開放城市一經濟特區一內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陜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我國沿海與內地的社會發展具有明顯的差異,依照各省、市、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可把全國大致分成東部、中部、西部三個經濟地帶。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省區中與所屬經濟地帶對應一致的是( )
A.吉林、遼寧、浙江——東部經濟地帶 B.內蒙古、陜西、西藏——西部經濟地帶
C.江西、福建、上海——東部經濟地帶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經濟地帶
2.導致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
①產業結構的差異 ②資源分布的差異 ③距海遠近的差異 ④開放程度的差異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我國推動東、西部協調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 ②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的投資
③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沖擊 ④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為了加強三個經濟地帶的互補與合作,應從東部地帶向中西部轉移的工業類型是:
①勞動密集型 ②資金密集型 ③資源密集型 ④ 技術密集型
A . ① ② ③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① ② ④
5.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經濟原因是( )
A.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農業基礎薄弱
C.水土流失嚴重 D.自然資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陜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1989年,亞太地區建立了亞太經合組織;1993年,歐共體12國宣告歐洲聯盟誕生;1994年,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區,這表明( )
A.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強 B.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強
C.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 D.世界形勢總的趨勢走向緩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陜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有人把當今世界經濟稱為“地球村”經濟,是因為:( )
A. 世界經濟規模日趨減小
B 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個領域的聯系日益緊密
C 世界各國經濟差距越來越小
D 世界各國經濟相互獨立、日益分離,日益區域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陜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我國為了改善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建設了許多防護林體系,其中規模較大的是“三北” 防護林和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三北”防護林所起的主要的環保功效是
A.吸煙除塵 B.美化環境
C.防風固沙 D.凈化空氣
2.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所起的生態作用是
A.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C.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 D.凈化空氣、吸煙除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陜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濕地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主要是因為它有哪些功能 ( )
①提供水源 ②調節氣候 ③涵養水源 ④調蓄洪水
⑤美化環境 ⑥凈化水質 ⑦保護生物多樣性
A ① ② ③ ④ ⑥ ⑦ B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C ① ② ③ ④ ⑤ ⑦ D ① ③ ④ ⑤ ⑥ 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陜西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京津所在的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 )
①工農業生產發達 ,用水量大 ②水資源浪費嚴重
③人均江河徑流量較少 ④人少地廣,灌溉面積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