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藝流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在內蒙古自治區啟動“煤變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區域內石油資源十分短缺B.區域內煤炭資源十分豐富
C.區域內科技力量強大D.區域內輸油管道密集
【2】從圖示信息看,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程實施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A.工藝流程復雜B.環境污染嚴重
C.消費市場狹小D.水資源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回答下列小題。
【1】雨林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是圖中的
A.aB.b
C.cD.d
【2】雨林中土壤貧瘠的原因是
①有機質分解和養分再循環旺盛,土壤缺乏養分的積累
②氣候高溫多雨,地表徑流和淋溶作用帶走養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強烈
④巖石風化所釋放的養分不足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我國某區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類型的面積。下圖示意該區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類型面積變化率,正值表示增長,負值表示減少。該區域生態環境已呈退化趨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改善該區域生態環境首先應
A.治理鹽堿地B.退耕還草C.保護沼澤地D.植樹造林
【2】該區域可能位于
A.云貴高原東部B.松嫩平原中部C.黃土高原中部D.內蒙古高原西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遙感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資源普查、災害和環境監測等領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譜波段上的反射率差異越大,越容易區分。上圖反映了甲、乙兩類植物在生長期內兩個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遙感影像上區分這兩類植物,應該選擇生長期內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適
A.第30天B.第75天
C.第100天D.第130天
【2】除了上述應用外,利用遙感技術還可以直接 ( )
A.分析旱災損失B.判斷人口分布
C.監測滑坡災害D.確定環境污染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幾內亞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礦產資源豐富,鋁土礦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2/3,不過以出口原礦石為主。中國援助幾內亞建造的凱樂塔水電站,是該國最大的水電站,距離首都科納克里140公里。凱樂塔水電站設計巧妙,除了建造擋水壩發電外,還平行建設了標高略低于擋水壩安全線的, 可兼作擋水和泄水的,壩頂可泄洪的溢流壩。凱樂塔水電站建成后,極大的緩解了當地的電力緊缺,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也因此和幾內亞簽署了集礦山、電解鋁廠、內陸運輸等設施的煉鋁工業合作項目。圖1為科納克里氣候資料圖,圖2為凱樂塔水電站示意圖。
(1)指出溢流壩發揮溢流作用的月份,并說明原因
(2)分析凱樂塔水電站建造溢流壩的原因。
(3)分析中幾合作煉鋁項目生產成本低的原因。
(4)簡述凱樂塔水電站建成后對當地經濟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澳大利亞最大鋼鐵公司在印度投資建立多家工廠,以滿足印度汽車制造商和建筑商對鋼材的大量需求。
材料二:印度已成為向澳大利亞移民人數增長最快的國家。
材料三:澳大利亞(左圖)和印度(右圖)略圖
(1)據材料簡析澳大利亞鐵礦資源豐富卻還要去印度辦鋼鐵公司的主要區位因素。
(2)A地是澳大利亞重要的混合農業區,指出該地農業發展的限制性自然條件。
(3)澳大利亞四面環海為什么氣候炎熱干燥。
(4)據材料二分析,近年來人口由印度向澳大利亞遷移數量增多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風吹雪是一種由氣流裹挾搬運分散的雪粒,并在弱風區不斷堆積的現象,風吹雪的大小與氣溫、風速、地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直接關系,對交通運輸產生嚴重影響。下圖是日本北海道西海岸某風吹雪路段示意圖。
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H指示牌箭頭提示
A.路基位置B.積雪路段C.坡度較大D.停車避險位置
【2】行道樹成排種植在臨近路基(甲和乙)上,結果道路積雪嚴重,原因最可能是
A.行道樹遮擋了陽光,路面積雪不易融化B.行道樹涵養水源,降雪較多
C.行道樹上的大量積雪降落并堆積在道路上D.行道樹減緩了風速,雪粒在路面大量堆積
【3】若圖中汽車正往正南方向行駛,則風吹雪發生時,風雪流從
A.左前方襲來B.右前方襲來
C.右后方襲來D.左后方襲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世界部分區域示意圖
材料二 瓦德氣候資料圖
(1)簡述甲圖所示區域地形特征。
(2)據材料及相關知識分析,瓦德地區日照時數的季節變化特點及其原因。
(3)①地到瓦德擬建一條鐵路,據圖分析修建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累計距平值是指要素值與多年平均值的偏差的累加,讀“1960-2015年青海三江源地區降水量累積距平值”圖,回答下列問題。
【1】有關三江源地區降水描述正確的是
A.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以前降水量波動劇烈
B.60 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末期降水量波動上升
C.80年代中期前年降水波動下降
D.90年代初期到21世紀初期則明顯減少隨后又顯著增加
【2】推測近些年三江源地區降水量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A.火山噴發B.全球變暖C.太陽活動D.厄爾尼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面的歐洲地圖回答
(1)與丙河對比,甲河的航運條件的優勢有哪些?
(2)尼羅河與甲河相比,其航運價值低的主要自然原因。
(3)乙區域是俄羅斯主要的農業地帶,其農業生產地域類型為 。該區域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