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與工作日相比,居民黃金周的出行目的、出行時間與地域屬性有較大差異。下圖示意2016年我國居民工作日(4月11-15日)和國慶黃金周(10月1-7日)出行特征對比。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工作日相比,國慶黃金周
A.出行規模大,平均距離長B.出行規模大,平均距離短
C.出行規模小,平均距離長D.出行規模小,平均距離短
【2】與工作日相比,黃金周期間抵達客流量增長比率最大的城市是
A.上海B.深圳C.西安D.鄭州
【3】研究表明,高速鐵路網絡的完善使客流平均出行距離減小,這主要是因為
A.平均出行成本提高B.短途探親、旅游增加
C.商務出行頻率提高D.北上廣客流集聚程度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雪雨比是指某地年內降雪總量與降雨總量的比值,能反映一個地區降水類型和溫度變化。研究顯示,我國西藏自治區近半個世紀以來降雨量呈上升趨勢。下圖示意西藏1960年以來雪雨比的變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2000年以來西藏雪雨比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氣溫B.降水量C.風力D.光照
【2】與雪雨比低的年份相比,西藏在雪雨比高的年份
A.太陽輻射增強B.地面輻射增強
C.地面反射增強D.洪澇災害加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廣東省地形示意圖,結合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1998~2004年廣東工業三大類支柱產業結構變化情況表。
材料二 20世紀80年代初,廣東省是我國商品糧的生產大省,目前卻成為我國糧食主要輸入地區之一。現在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形成荔枝、龍眼、花卉等生產和出口基地;粵西形成了6.7萬公頃早熟荔枝、3.3萬公頃香蕉、2萬公頃菠蘿、10萬公頃蔗糖、10萬公頃北運菜基地;粵東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幾萬公頃之多;粵北則大規模種植煙草、雜糧、藥材等。
(1)閱讀材料,與20世紀80年代初相比,簡述廣東省目前種植業生產發生了哪些變化?并簡述其產生的理由。
(2)從自然角度簡述粵西地區發展香蕉、菠蘿種植的有利條件。
(3)閱讀1998~2004年廣東工業三大類支柱產業結構變化情況表,描述廣東省三大類支柱產業結構變化的趨勢。結合所學知識,概述該地區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
(4)簡述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分析湖南打造有色金屬工業基地的區位優勢。
(2)試分析我國某著名汽車企業總部從A城遷至B城的原因。
(3)分析C城的主導工業部門。僅從工業類型看,該地還適宜發展的工業部門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農業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①附近工農業生產的主要類型是
A. 傳統工業和乳畜業。 B. 高技術產業和商品谷物農業
C. 新興工業和水稻種植業 D. 分散型工業和密集型農業?
【2】圖中帶標號的四個地區,主要糧食作物和農業地域類型與我國松嫩平原大體相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旅游者2019年5月1日即時發布在微信朋友圈的照片,下方顯示的拍攝時間是北京時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旅游者所在的旅游地是
A.阿根廷B.南非C.加拿大D.澳大利亞
【2】照片中地物的日影此刻指向
A.正北B.東北C.正南D.西南
【3】該地及周邊區域的農業地域類型屬
A.大牧場放牧業B.現代混合農業
C.商品谷物農業D.乳畜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野外考察是地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提高地理實踐力的重要手段。2019年暑期山東省某中學地理社團組織了一次對內蒙古赤峰的研學旅行活動。
圖c為烏蘭布統地區“陰陽山景觀”,即陽坡分布著百花草甸,而陰坡分布著白樺林。
圖d為玉龍地區的主要地貌景觀——沙丘。根據現場考證,沙丘并非本地自產。
(1)在赤峰考察期間,同學們中午穿夏裝,晚上穿棉服,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來解釋這種現象。
(2)請解釋造成烏蘭布統陰、陽坡景觀差異顯著的原因。
(3)推斷該地沙丘地貌的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金沙江下游梯級開發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金沙江干流適于水電梯級開發的主要自然區位因素是( )
A. 位于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
B. 華中、華東地區能源短缺,電力缺口大
C. 徑流量豐富,且季節變化大
D. 地質條件穩固,適于建壩
【2】水庫建設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可能有( )
①庫區及周圍地區云量增多、濕度增加
②上、下游間物種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減緩造成水質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積萎縮
④引發旱澇災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極大陸邊緣,主要由五大半島和128個島嶼組成,面積近40平方千米,是南極 大陸為數不多的綠洲之一。其最熱月(1月)平均氣溫為 0.53℃,最冷月(9月)平均氣溫為-16.4℃。受來自大陸冰蓋的下降風影響,常年盛行東南風,8級以上大風天數達174天,極大風速為 43.6 米/秒,但并沒有形成風積地貌。圖a為拉斯曼丘陵位置示意圖,圖b為拉斯曼丘陵多年氣溫統計圖。
(1)分析該地1月月均溫最高的原因。
(2)說明該地沒有形成風積地貌的原因。
(3)推測拉斯曼丘陵的植被類型,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圖文材料完成下題。
班公錯是青藏高原西部的一座湖泊,屬構造性湖泊,東西狹長,總面積604平方公里。班公錯屬內流湖,湖水由東向西依次為淡水、半咸水、咸水。湖水清澈,透明度3—4米。班公錯湖東部水質為淡水,中西部為咸水,盛產裂腹魚。湖中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島嶼,有著名的鳥島,位于湖中心,島上約有20多種鳥類,一到夏季,就有數以萬計的鳥來此繁殖。下圖為班公錯及周邊地區示意圖。
(1)分析班公錯湖水透明度高的自然原因。
(2)說明班公錯鳥島的形成條件。
(3)班公錯湖光山色、水體清澈、飛鳥云集,有人主張大力開發班公錯地區的旅游資源,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