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土壤鹽漬化是指土壤底層或地下水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后,使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中的過程。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據圖推測華北平原最容易發生土壤鹽漬化的季節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在半濕潤、半干旱地區,最容易造成土壤鹽漬化的灌溉方式是
A. 排灌結合 B. 大水漫灌 C. 管道滲灌 D. 精準滴灌
【3】土壤鹽漬化對當地農業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是
A. 生物物種減少 B. 水土流失加劇 C. 土壤板結加重 D. 地下水位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貼福字。圖中甲乙丙丁四省市,將其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福字的設計當中,獨具匠心,惟妙惟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丁四省市的簡稱,依次是( )
A.陜、川、貴、云B.閩、川、渝、滬
C.陜、湘、貴、新D.京、渝、川、云
【2】下列地理特征表述,與四省市對應正確的是( )
A.甲——人們“早穿皮襖,午穿紗”
B.乙——中心城市年輕人,共享單車騎行較多
C.丙——當地民居平頂房屋較多
D.丁——號稱我國的“鮮花王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微信啟動頁歡迎界面,更換成由中國“風云四號”衛星從太空中拍攝的中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氣象云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中國“風云四號”衛星獲取衛星云圖,其關鍵裝置是( )
A.航空器B.傳感器C.膠片質量D.磁帶質量
【2】該圖片制作過程中,主要運用的技術是( )
A.RS 和 GPSB.GTS 和 GPS
C.RS和GISD.數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大同盆地是數百萬年前開始形成的斷陷盆地,山地與盆地之間由斷層分界,盆地內部也發育了眾多斷層。下圖示意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橫剖面,圖中古湖存在時間長達200余萬年,期間由于氣候變化,湖泊多次出現進退。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1】圖中古湖湖床較盆地北部地勢低是因為同一時期
A. 巖體沉降差異 B. 流水侵蝕差異
C. 物質堆積差異 D. 火山活動差異
【2】【2】古湖于數萬年前徹底消失,推測其消失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全球變冷,水源封凍,湖泊干涸 B. 全球變暖,氣候變干,蒸發旺盛
C. 地殼運動,河流侵蝕,湖水外泄 D. 火山活動,巖漿噴發,掩埋湖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海南省經常遭受臺風襲擊,海水倒灌導致部分良田變成了鹽漬地。海南積極開展“海水倒灌農田改良”項目,最初選擇種植新西蘭菠菜等耐鹽的短日照蔬菜,但出苗后不久就開花,經濟效益很低。后來改種冰菜,經濟效益可觀。冰菜屬于多肉植物,原產于非洲,喜光耐旱耐鹽堿,畏寒忌水澇,是一種口感好且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高端蔬菜。由于冰菜富含鹽分,不易遭受蟲害,成熟后每隔3~4天菜葉就可采摘一次。
(l)分析海南種植新西蘭菠菜經濟效益差但冰菜種植效益高的原因。
(2)在冰菜經營的同時有人提議成立“冰菜產業化協會”,試分析其積極意義。
(3)評價我國西北地區鹽堿地推廣冰菜種植,改良鹽堿地的可行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7年8月3日,張家口至呼和浩特高速鐵路開通運營。張家口至呼和浩特高速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與建設中的京張高鐵構成內蒙古自治區乃至西北地區通往京津冀地區的高速鐵路主通道。下圖為張呼高鐵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張呼高鐵客運專線修沿線最主要的自然景觀是( )
A.山脈B.古長城C.草原D.沙漠
【2】張呼高鐵開通運營后產生的積極影響是( )
①擴大呼和浩特向華北地區輻射范圍 ②加強西北地區與京津冀經濟圈聯系
③加大西北地區礦產資源的出口量 ④帶動沿線地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大別山區某國家級貧困縣農民可分為跨村種田大戶農民、種植自家承包地農民、本地務工務農兼業農民和常年外出務工農民等類型,該縣以當地優勢資源為基礎的加工企業在縣城活力較弱,但在中心集鎮活力較強,如圖示意該縣居民點的等級結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縣城相比,中心集鎮以當地優勢資源為基礎的加工企業活力較強的主要原因是
A. 基礎設施較完善 B. 更接近消費市場
C. 資金供應較充裕 D. 更易招募勞動力
【2】面向某類型農民的需求,有專家建議在該縣推進“村—中心集鎮雙棲”居住模式,這種模式旨在方便該類型農民
A. 從事商業活動 B. 留守子女上學
C. 兼顧務工務農 D. 擴大種田規模
【3】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領農民脫貧致富,該國家級貧困縣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廣大規模機械化種植 ②鼓勵外出務工農民回鄉創業
③引導傳統農民多種經營 ④推進中心集鎮房地產開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唐裝是中國的傳統服苳,面料主要使用真絲、織錦緞等,大都是手工精心縫制,具有強烈的民族氣息和傳統色彩。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僅從面料來看,整行唐裝較廣的地區最可能是
A. 西雙版納B. 山東半島C. 成都平原D. 青藏高原
【2】為了進一步提高唐裝的市場競爭力,其生產企業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 以機器代替手工B. 擴大生產規模
C. 提高勞動力工資D. 加強品牌宣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洲地形狀況。一年中該江心洲面積變化巨大,當地農戶在江心洲上種植農作物的面積受此變化影響。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一年中江心洲面積變化巨大,主要是因為
A. 泥沙淤積速度 B. 巖層垂直運動 C. 海水潮汐作用 D. 河流水位變化
【2】當地農民在江心洲上播種作物面積最大的時期應是
A. 3月~7月 B. 6月~10月 C. 8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3】下列驅使當地農民去開發利用江心洲動力中,最大的是
①江海聯運便捷
②土地租金廉價
③閑置勞動力多
④生產技術先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瑞士當地時間2016年6月1日,世界最長最深的鐵路隧道——圣哥達隧道正式開通。位于中、南歐交通要道上的圣哥達隧道,全長57.1千米,工期歷時17年,耗資160多億美元。與圣哥達半山腰間的盤山鐵路相比,開通的新隧道將會改變山區居民與貨物的交通運輸方式。讀“瑞士交通局部圖(圖a)和圣哥達隧道剖面圖(圖b)。完成下面小題。
【1】圣哥達隧道工期歷時17年是由于當地
A. 地質條件復雜 B. 科學技術先進
C. 社會經濟發達 D. 氣象災害頻發
【2】隨著圣哥達隧道的開通,將會直接影響愛斯特爾德的
①城市等級 ②流動人口數量 ③城市形態 ④服務范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與盤山鐵路相比,圣哥達隧道的開通會
A. 增加了公路等交通壓力 B. 對貨物的載重限制較大
C. 加強東、西歐的經濟聯系 D. 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