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的圖a示意某區域略圖,圖b示意該區域甲河某處的剖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按照圖示地區河流徑流變化的一般規律判斷,甲河流域此季節( )
A. 盛行西北風
B. 受冬季風影響
C. 盛行西南風
D. 受高壓帶控制
【2】甲河主要的補給形式及出現最大汛期的時間分別是( )
A. 冰雪融水補給、1月 B. 大氣降水補給、7月
C. 地下水補給、4月 D. 大氣降水補給、11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地氣象臺繪制的該地氣溫日變化監測圖。(注:一天中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午后14點左右)。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地大致
A. 位于90°E,晝長12小時左右
B. 位于90°E,晝長14小時左右
C. 位于120°E,晝長12小時左右
D. 位于150°E,晝長14小時左右
【2】據圖判斷
A. 16點地面吸收的太陽熱量最多
B. 地面一天中隨時都在散失熱量
C. 氣溫最低時是地面散失熱量最多的時刻
D. 白天地面吸收的熱量始終大于散失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冷島效應”指地球上干旱地區的綠洲、湖泊,其夏季晝夜氣溫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溫差最高可達30℃左右,這是由于周圍戈壁沙漠的高溫氣流在大氣的平流作用下,被帶到綠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個上熱下冷的大氣結構,形成一種溫潤涼爽的小氣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冷島效應”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受控大氣環流的差異 B. 綠洲與沙漠熱力性質差異
C. 陽光照射強弱的差異 D. 綠洲與沙漠距海遠近不同
【2】下圖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島效應”最顯著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水貧困指數是評價國家或地區的相對缺水程度的重要指標,值越大,表明水貧困程度越小。水貧困指數與農業現代化水平密切相關,主要受水資源、水污染、用水設施、用水能力和用水現狀等影響。下圖為我國2005~2014年農村水貧困指數變化趨勢。
描述我國2005~2014年農村水貧困程度空間變化規律,并推測東部水貧困指數變化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農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國著名的旅游景區。下圖示意神龍架及其周邊地形,圖中山峰為神農架主峰神農頂。神農架林區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神農架正依托優勢資源,打造“花色云雪”四季旅游、“東南西北”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將特定區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一體化營銷推廣,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實現旅游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發展模式)。
(1)指出“花色云雪”中“色”和“云”景觀所指的季節并簡要說明其形成的原因。
(2)神農架打造四季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意義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龍溪河流域位于我國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部,龍溪河向南匯入岷江,屬于岷江水系的一級支流。下圖是不同年份該地植被覆蓋度分級統計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流域
A. 河谷橫剖面多呈“U”形 B. 流水側蝕作用明顯
C. 植被多以常綠硬葉林為主 D. 兩岸四季瓜果飄香
【2】該流域發生滑坡、泥石流災害頻率最大的是
A. 2007年以前 B. 2007~2010年 C. 2010~2014年 D. 2014年以后
【3】龍溪河流域梯級開發,則會
A. 使岷江水量的季節變化減小 B. 為南水北調中線提供優質水源
C. 減輕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危害 D. 限制煉鋁等高耗能工業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俄羅斯亞馬爾半島的涅涅茨人自古以馴養馴鹿為生。 馴鹿能刨食雪下一定深度的苔原植被并適宜在較寒冷的地帶生活。涅涅茨人每年隨馴鹿南北遷徙,在遷徙途中會生食少量富含維生素的鮮鹿肉。在遷徙過程中,牧民發現鄂畢河河口三角洲很小,且發展緩慢。21世紀初,隨著天然氣資源的開發,亞馬爾半島傳統的馴鹿游牧業受到了沖擊。
材料二 2017年12月,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LNG)項目在薩別塔港正式投產。該項目向我國輸送LNG,有夏季航道和冬季航道兩種選擇。2018 年7月19日,亞馬爾項目向我國供應的首船LNG通過夏季航道運抵中國江蘇。
材料三 亞馬爾半島及冬夏航道示意圖。
(1)推測鄂畢河河口三角洲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2)分析涅涅茨人隨馴鹿遷徙途中會生食鮮鹿肉的原因。
(3)簡述亞馬爾半島油氣資源開發對傳統游牧業的不利影響。
(4)分析首船LNG運抵江蘇選擇夏季航道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金沙江干熱河谷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區),全長約為2300千米,森林覆蓋率低,但是具有臍橙種植的獨特小氣候條件。下圖示意金沙江干熱河谷某處景觀。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
A. 光照充足,氣溫日較差大
B. 緯度低,年均溫高
C. 降水少,濕度較小
D. 山脈阻擋,寒潮影響小
【2】
A. 氣候炎熱干燥,巖石物理風化嚴重
B. 河流流速和流量減小,碎石大量沉積
C. 滑坡和泥石流多發,碎石堆積較多
D. 河谷多大風天氣,風力搬運作用強烈
【3】
A. 植被覆蓋率低 B. 碎石裸露面積廣
C. 水土流失嚴重 D. 河水蒸發量巨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全膜雙壟溝播種技術是一種集覆蓋抑蒸,壟溝集雨、壟溝種植為一體的新型地膜覆蓋技術。甘肅省利用該技術使農作物產量大大提高,下圖示意“全膜雙壟溝播種技術”。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甘肅省利用全膜雙壟溝播種技術能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產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A.降水B.熱量
C.光照D.土壤
【2】在甘肅省降水量相對較小的地區,為最大限度的起到減少水分流失的作用,最佳的覆膜時間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3】下列不屬于該技術對農作物生長產生的有利影響的是
A.攔截降水徑流B.減少水分蒸發
C.防止大風掀膜D.增強晝夜溫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地處喜馬拉雅山脈西端,村外山坡上蜿蜒而下的是有幾百年傳統的人造冰川。歷史上每逢干旱年份的3月,土邦王分派給村民的徭役中最艱苦的就是到較遠自然冰川中切割大塊的冰塊,兩人一組,用背簍不間斷接力運到村子上方,堆砌之后覆蓋上樹葉雜草,令人驚訝的是,冰川居然會不斷長大,到5月耕種的季節,融化后就是灌溉水源的保障,下圖為克什米爾地區圖,讀圖5,完成下列問題。
【1】文中冰川不斷長大的原因是
A. 高山冰川融化流入 B. 堆砌的冰川融化膨脹
C. 冰川溫度低,使周圍空氣中水汽凝結 D. 村民抽取的印度河水澆在人造冰川上
【2】有關拉達克地區的地理特征,推測正確的是
A. 聚落主要分布在氣溫稍低的山坡上 B. 農業生產的主要水源是冰川融水
C. 印度河的上游夏季水量小 D. 拉達克地區氣溫日較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