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6年9月6~9日,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成功舉辦“同飲一江水”中線水源考查活動。下圖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左圖)及引江濟漢工程(右圖,旨在從長江干流中開挖一條人工運河向其第一大支流漢江‘補水’)示意圖”。
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此次考察活動的核心內容不包括
A.節約用水B.生態環境C.水質狀況D.圍湖造田
【2】下列關于引江濟漢工程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A.增加漢江下游河段枯水期流量B.解決長江中游洪澇災害問題
C.縮短長江和漢江的水運距離D.緩解漢江中下游水源短缺的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墨邊境墻是美國為阻止非法移民而沿美墨國界線修建的隔離墻,始建2006年。2017年特朗普就職美國總統后,宣布繼續修繕、擴建美墨邊境墻。下圖為“美墨邊境墻景觀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2006年至2017年,原有美墨邊境墻的位置一直是穩定不變的,這直接反映了
A.區域具有一定的界線B.區域之間的聯系性
C.區域之間的差異性D.區域之間的連續性
【2】眾多以美國為主要銷售市場的墨西哥服裝企業集聚在美墨邊境墻附近投資建廠,其優勢區位是
A.原料充足B.地價便宜
C.勞動力豐富而廉價D.產品運輸成本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來自長江之濱—湖北荊州的小明,在內蒙古東部草原旅游時驚喜地發現:這里也有類似于他在家鄉常見的荊江河曲地貌。于是就和“驢友”們饒有興趣地進行了一番探討,現在請你也參與討論。
(1)據研究發現,內蒙古草原河曲形成的過程漫長且穩定少動,原因是什么?
(2)目前長江的大多數河曲都進行了人工裁彎取直,而內蒙古草原河曲為什么沒有進行人工裁彎取直?
(3)小明他們就如何在這里拍攝一幅漂亮的河曲全景照片(如上圖)也進行了探討。那么在拍攝的時機(季節、天氣)、地點(位置)上應該把握哪些要領?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海洋藍洞表現出與周邊水域不同的深藍色,仿佛是大海的瞳孔,呈現出深邃、神秘、詭異的自然景觀。它是地質歷史時期在碳酸鹽巖地層中發育形成的四壁陡直、敞口朝天的有水洞穴,有的在海洋中,有的在陸地上。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海洋藍洞形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區形成
B.多形成于板塊交界處
C.在干燥少雨的環境下形成
D.由流水溶蝕和侵蝕作用而成
【2】海洋出現藍洞現象反映了
A.海洋深不可測B.全球氣候變暖
C.海陸升降變遷D.地震火山頻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苧麻是中國特有的以紡織為主要用途的農作物,是我國的國寶,在國際上被稱為“中國草”。中國的苧麻產量約占全世界苧麻產量的90%以上,產品大量供應國際市場。主要產品苧麻布的制作要由種麻、浸麻、剝麻、漂洗、績麻、成線、絞團、梳麻、上槳、紡織等12道手工工序組成。由于苧麻膠質重,原料加工中成麻不規則,因此無法用機器大規模生產。苧麻加工過程中浸麻、漂洗等生產環節耗水甚多、污染較重。
(1)據左圖推斷適宜苧麻種植的自然條件。
(2)據右圖分別說出1987年前后和2007年以后中國苧麻產量變化的情況,并簡析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卡塔爾國土面積11521平方公里,人口257萬(2016年)。擁有相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天然氣的總儲量為全世界第三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排名世界第一名。歷史上卡塔爾國民經濟長期依賴單一的原油出口,近幾十年來,卡塔爾政府大力投資開發天然氣,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國。此外,卡塔爾大力發展非石油、天然氣工業,注重吸引外資和技術;鼓勵發展農業,免費向農民提供種子、化肥和農業機械,號召植樹造林,擴大耕地面積。
(1)簡析卡塔爾與甲地區發生所示經濟聯系的原因。
(2)簡述近幾十年來卡塔爾政府大力發展非石油、天然氣產業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圖為我國華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節氣的平均日照時間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時數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量少 B. 白晝時間長 C. 太陽高度大 D. 海拔低
【2】圖中甲地大暑日照不是全年最大,但氣溫達到最高的原因主要是:
A. 陰雨天多,大氣保溫效應強 B. 太陽高度角大,獲得太陽輻射多
C. 大氣受熱的滯后性 D. 副熱帶高壓控制,高溫天氣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自長江口以南至北部灣西端的海岸線近似于一條圓弧。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從上海到香港的弧長約為80°,據圖估算:從上海到香港的沿海航程最接近
A.600千米B.1000千米
C.1700千米D.2300千米
【2】靠近圓心的地理景觀是
A.都江堰灌區B.三峽工程
C.廬山風景區D.龍門石窟
【3】為服務于圓弧線上及以內的各經濟據點,靠近圓心的城市應建成
A.全國商品集散中心B.國家旅游發展基地
C.全國鐵路交通中心D.國家電網供電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2016年12月12日8時局部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hPa)。回答下面小題。
【1】圖示時刻:
A. 氣壓:太原高于呼和浩特 B. 風速:烏蘭巴托小于上海
C. 降水概率:呼和浩特大于上海 D. 風向:烏蘭巴托與呼和浩特相反
【2】太原市未來兩天天氣狀況,說法可信的是:
A. 雨過天晴,氣溫升高 B. 出現狂風、暴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C. 氣壓下降,出現連續性降水 D. 雨雪、大風之后可吸入顆粒物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北京雨燕是我國主要家燕之一,是與人類距離最近的小生靈。曾被作為2008北京奧運會“妮妮”的原型,如今數量已經極少。北京雨燕屬小型候鳥,每年4月來到我國北方(主要是在北京城內民居)繁殖。7月中下旬返回越冬地。在漫長的飛行途中體能消耗很大,為方便捕食,需要盡量途經昆蟲較多的地區。下圖示意2014—2015年北京雨燕遷徒線路。
完成下面小題。
【1】北京雨燕在飛行途中全程可借助盛行風順風飛行的是
A.北京至甲B.甲至北京C.乙至甲D.甲至乙
【2】北京雨燕在經過甲地和乙地時往往需要盤桓數日。則甲、乙兩地的地理環境可能是
A.橡膠種植園區B.荒漠草原帶
C.亞寒帶針葉林D.湖泊或沼澤
【3】目前北京雨燕迅速減少的原因主要是
A.環境污染B.資源破壞
C.人口增多D.舊城改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