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簡述中國水稻產區的分布特點。
(2)簡述亞洲水稻種植業的特點。
(3)分析中國東北水稻產區的自然區位優勢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歐洲傳統工業分布呈“香蕉帶”形狀,隨著歐盟東擴和制造業向東轉移,這一工業帶演變成了“金足球”形狀。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促使歐洲制造業向東轉移的主要原因是
A. 科技人才向東流動B. 尋求完善的配套設施
C. 工資成本相對較低D. 受高科技產業的吸引
【2】制造業轉移后,香蕉帶分布地區
A. 勞動力需求增加B. 向東遷移研發中心
C. 經濟會變得蕭條D. 產業結構得到優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廣西北海星島湖原為地勢低洼的丘陵地區,后通過筑壩收集雨水、積水成湖,該湖泊擁有1000多島嶼,植被茂密,湖漢眾多,早期當地利用島嶼種植經濟作物,利用湖漢投放餌料進行網箱養魚。2012年起,當地政府鼓勵居民在湖漢處開展以水體中浮游生物等天然餌料進行魚類養殖。并采取湖汊養小魚、開闊水面養成魚措施,同時大力發展水上旅游業。下圖為廣西北海星島湖示意圖。
(1)與洞庭湖水域相比,簡析星島湖發展淡水養殖的溫度優勢條件。
(2)分析當地居民采取“湖漢養小魚、開闊水面養成魚”措施的原因。
(3)闡釋當地產業經濟活動對魚類生活環境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藍水足跡是指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藍水(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資源量;綠水足跡是指降水中的能夠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降水部分。單位作物的生產水足跡是作物的需水總量除以其各自產量,下圖為新疆地區單位農作物的生產水足跡圖,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新疆地區主要農作物中,伊犁河谷地區苜蓿的藍水比例最低,為80.71%。其主要水源為
A.雨水B.河流水
C.湖泊水D.地下水
【2】與玉米、小麥相比,棉花的生產水足跡較高,其主要原因是
A.水分蒸散發量大,單產量低
B.水分蒸散發量低,單產量低
C.水分蒸散發量低,單產量大
D.水分蒸散發量大,單產量大
【3】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作物藍水足跡的是
A.旱田改水田B.修建水庫
C.修建梯田D.地膜覆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上海市在2012—2014年對PM2.5進行采樣,通過數據整理、分析得出了來源構成及其時空變化規律。下面甲圖為上海市霧霾“元兇”來源統計圖,乙圖為本地來源統計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在本地排放源中,機動車、船、飛機、非道路移動機械等為流動源,而在流動源中污染排放“貢獻”最高的是( )
A. 機動車 B. 船 C. 飛機 D. 非道路移動機械
【2】與京津冀地區相比,上海市的燃煤“貢獻率”較低,工業生產“貢獻率”相對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上海完成了能源結構調整 B. 京津冀地區工業生產落后
C. 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比重高 D. 上海工業水平、發展水平較高
【3】與2012年相比,霧霾“元兇”區外來源有所上升,從原來的21.5%上升到約26%,說明上海市在充分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礎上,還要( )
①限制區外煤炭能源的使用②增加區外森林面積③加強區外重污染預警聯動④加強區外污染聯防聯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白洋淀(淀為淺湖)位于華北平原,淀區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自然坡度為1∶7000。上游支流多發源于太行山脈,水質較好。上個世紀在白洋淀上游的9條河流上建起了百余座水庫。讀白洋淀水系分布圖(局部),完成下列各題。
【1】上游河流修建眾多水庫,其原因是
A. 河流流量大 B. 水位季節變化大
C. 河流落差大 D. 容易發生凌汛
【2】今年4月初,上游兩大型水庫開閘同時向白洋淀放水,計劃為期兩個月。目的是
A. 減輕上游水庫的壓力
B. 水庫沖淤排沙
C. 改善白洋淀的水質
D. 提高白洋淀的通航能力
【3】要在雄縣、安新縣、容城縣重新規劃一個國際領先標準的低碳的、綠色的新城,則白洋淀及其附近地區適宜保留和發展
A. 傳統工業 B. 水稻種植業 C. 房地產業 D. 旅游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美國本土和中國東北部農業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所示農業區小麥種植的共同有利自然條件是( )
A.熱量充足,降水豐沛B.交通便利,城市眾多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D.人口密集,市場需求量大
【2】圖甲中展示的農業區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 )
A.商品谷物農業B.季風水田農業
C.乳畜業D.大牧場放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甲、乙、丙三個區域圖,完成下題。
【1】甲區與丙區的自然景觀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區深居內陸、降水量少B.丙區緯度較低,熱量較充足
C.丙區海拔高,氣溫低D.甲區年降水量多,獲得太陽輻射少
【2】甲、乙、丙三個地區從農業角度來看,共同點是
A.夏季熱量充足,雨熱同期B.地形平坦廣闊,地廣人稀
C.農作物都有春小麥、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廣布
【3】導致乙區域西部荒漠化速度快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過度開墾與放牧B.遠離海洋,降水少
C.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D.毀林和開墾草原現象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山地城市的溝谷綠地位于雨水徑流過程的下游,對雨水有終端處理的作用,因此將溝谷綠地中的自然洼地或水塘與調蓄水塘、人工濕地和多功能調蓄水池等人工的雨水終端處理構筑物建設相結合,建立良好的入滲場地,接納山地城市其他海綿綠地以及城市用地中的雨水徑流。根據功能不同設置邊緣區、緩沖區和蓄水區(如下圖)。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邊緣區設置預處理前池,底部布置大卵石,主要目的是降雨初期
A.防止前池水分蒸發B.削減雨水徑流量
C.沉降徑流污染物質D.凈化雨水有機質
【2】與相等區域平原城市比較,山地城市的溝谷綠地蓄水區
A.面積和深度增加B.面積減小、深度增加
C.面積和深度減小D.面積增加、深度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解放前,中國有東北、新疆、海南三地分別為“北大荒”、“西大荒”、“南大荒”,合稱“三大荒”。下圖為“三大荒”分布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南大荒”現為我國冬季瓜菜種植基地,其冬季瓜菜能遠銷我國北方主要得益 ()
A.當地冬季瓜菜質最好B.我國交通及通信設施的完善
C.當地農業科技的進步D.北方瓜菜市場需求量擴大
【2】“西大荒”現己成為我國棉花主產區,其種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①全年高溫
②冰雪融水,灌溉條件好
③降水豐富
④夏季熱量豐富,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