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條河流流量與氣溫的關系示意圖,該地全年降水量比較均勻。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比較該河流甲、丙兩個汛期形成原因的異同。
(2)分析乙時段河流流量較小的原因。
(3)歸納該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幾十年來該河水量明顯減少,甚至夏季出現斷流現象,請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印度半島某城市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對應的城市功能區是( )
A.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
B.低級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C.綠化區、商業區、住宅區
D.高級住宅區、商業區、倉儲批發區
【2】丙、丁兩地相比,丙地地租較高,原因是( )
A.環境優美B.地勢平坦C.交通便利D.建筑質量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住建部2017年08月27日電)廣東省住建廳黨組書記、副廳長楊細平率隊到深圳市光明新區督導海綿城市建設及在建工程安全生產工作。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如下圖)。
材料二 下圖為深圳市某區街道分布圖。
(1)簡述該城市建設海綿城市帶來的效益。
(2)西歐許多國家對海綿城市研究較早,但推廣速度較慢。從地理學角度分析推廣“速度較慢的原因。
(3)描述圖10道路的走向特點,并分析其道路走向的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幾何中心位于(103°50′E,36°N)。讀“我國人口重心的空間變化圖”,回答下面小題。
【1】我國人口重心遷移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 經濟發達區城市化水平提高
B. 少數民族聚居區人口增長快
C. 大量外來人口涌入礦業基地
D. 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壽命長
【2】有關我國人口重心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東西方向人口差別減小過快,將導致嚴重的負面影響
B. 南北方向人口差別逐漸加大,主要是由于自然環境的變化
C. 東西方向人口差別逐漸減小,與自然增長率大小無關
D. 南北方向人口差別逐漸加大,會導致南方地區的用工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條城市地鐵線穿越大河,途經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圖示意該地鐵線各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的高低主要取決于
A. 站點的用地面積B. 周邊的人流量
C. 站點的信息化水平D. 周邊的環境質量
【2】根據所處區位和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推測甲、乙、丙站點沿線區域為
A. 大型住宅區B. 森林公園
C. 中心商務區D. 產業園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國簡圖”,回答有關問題。
(1)請指出圖中甲國陰影部分的氣候類型并解釋其成因。
(2)乙國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東部沿海降水多,請解釋其原因。
(3)請指出當乙國盛行西北風時,甲國北部的盛行風向,并解釋其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旅行社組織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動。下為考察路線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旅行團在黃山、衡山、泰山、華山考察中都能見到的自然帶是:( )
A. 山地常綠闊葉林帶 B. 山地針葉林帶 C. 山地落葉闊葉林帶 D. 山地冰雪帶
【2】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設計了下列主題活動,其中不可能實現的是:( )
A. a—c:喀斯特地貌之旅 B. c—d:江南奇山異水之旅
C. d—f:南北景觀之旅 D. g—f:西北大漠戈壁之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綠心是指將城區內或外的茂密綠林、草地等劃為永久性綠地,從而形成綠心環、城市壞、山林環等交融共存的生態型城市,是現代城市空間結構發展的必然趨勢。下圖為四川省樂山市城市綠心空間結構模 式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與東南部工業區相比,西北部工業區的主要區位優勢是
A. 原材料充足 B. 能源資瀉豐富
C. 靠近水源 D. 交通運輸便利
【2】城市綠心可以有效
A. 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B. 治城市內澇規象
C. 改善城市用地緊張問題 D. 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動汽車產業正處于發展初期,相應的充電設施對其普及具有重要影響。電動汽車充換站為獲得充足的供電量,需靠近變電站。下圖為某城區充換站分布簡圖,該區域分為三個部分,市中心商業密集區、一環內市區、二環內市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影響城市充電站選址的主要因素有
①電力充足 ②技術水平 ③消費需求 ④人口職業 ⑤氣溫條件 ⑥土地價格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2】①~④中,業務最繁忙的充換站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2000年、2010年我國勞動力流動情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2010年我國勞動力區域流動的特點是
A. 東部地區以縣內流動為主 B. 中部地區以縣內流動為主
C. 西部地區以省際流動為主 D. 全國平均以省內縣際流動為主
【2】【2】圖中數據反映,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是
①縣內經濟差異變大 ②縣內經濟差異變小
③省際經濟差異變小 ④省際經濟差異變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3】促使我國勞動力區域流動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條件的差異 B. 教育水平的差異 C. 區域經濟的差異 D. 居住環境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