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樹木年輪的寬度與氣候的年際變化有關。樹木徑向生長速度快的年份,年輪寬度較大(年輪寬度越大,說明樹木生長條件越好)。我國西南地區廣泛分布的云南松是重要的造林樹種,地理科考隊調查了云南麗江高山植物園(海拔在3000米以上)內兩處不同海拔采樣點的云南松。較低海拔的采樣點朝南,地勢平緩,土壤砂石較多,保水能力較差;較高海拔的采樣點位于山谷,坡向東南。較好的水熱組合對云南松生長影響顯著,與水分的相關性分析發現,水分的可利用性嚴重制約著較低海拔云南松徑向生長,而較高海拔云南松徑向生長與夏季的降水呈現明顯的負相關。下面左圖示意麗江高山植物園與氣象站的位置,右圖示意麗江多年平均氣溫與降水分布。
(1)分析較低海拔采樣點云南松徑向生長受水分條件的制約遠大于較高海拔采樣點的原因。
(2)分析該地區較高海拔云南松徑向生長與夏季降水呈負相關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和香港地區三大產業結構變化比較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珠江三角洲地區與香港地區產業結構變化的共同特點是
A. 第一產業產值不斷下降 B. 第二產業比重持續上升
C. 第三產業比重變化最大 D. 三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2】目前,為了實現珠江三角洲與香港兩地優勢互補,珠江三角洲地區應積極從香港
A. 引進資金技術 B. 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
C. 調入能源資源 D. 輸入傳統工業制成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撫養比是指在某一地區的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15~59歲)人口數之比,用以反映該地區勞動人口撫養負擔的大小。下表為我國2010年至2018年人口各撫養比統計表。
(1)根據表格,分析我國人口撫養比的特點。
(2)相比我國較高的人口撫養比,長三角地區是我國少兒撫養比最低的區域之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長三角地區少兒撫養比低的原因。
長三角和川渝地區是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分布最為集中的區域。隨著老齡化不斷發展,該地區對養老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強,養老產業發展的潛力巨大。下圖為長三角和川渝地區人口數量及年齡結構圖。
(3)任選一個地區,結合區域地理環境簡述其發展養老產業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尼羅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與白尼羅河流域相比,青尼羅河流域開發水能的優勢是
A. 峽谷多,落差大,水能豐富B. 汛期長,發電時間長
C. 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級開發D. 流量穩定,發電量季節變化小
【2】尼羅河中上游修建水庫,對其下游地區影響可信的是
A. 攜帶泥沙增加,海岸線向海洋推進B. 入海水量減少,三角洲面積變大
C. 海浪侵蝕加重,海岸線向陸地退縮D. 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鹽堿化減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6省區天然草地面積與理論載畜量散點圖”,回答下列各題。
【1】比較6個省區,可知( )
A. 內蒙古和四川的天然草地面積最廣闊 B. 西藏和黑龍江的理論載畜量較大
C. 單位面積天然草地理論載畜量最大的是黑龍江 D. 天然草地面積廣的省區理論載畜量高
【2】若對某省區天然草地面積進行動態監測,最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 RS B. GPS C. GPRS D. G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世界某區域(圖甲)山脈平均海拔約1000米,最高峰海拔約2468米,多峽灣、瀑布和河流。該區域峽灣上層數米是比重較輕的淡水,下面則是海水。當海域上層淡水與下層比較重的海水分層較明顯時,由于表層淡水和海水有不同的折射率,光線難以深入水體而形成類似深海的幽暗環境。海鰓(圖乙)也叫海筆,生活在深海底,能發磷光,在下圖中某海灣水深僅35米左右的淺水區卻出現這種深海300米以下才生存的海生無脊椎動物,人們稱這種現象為“深水浮現”。
(1)結合材料分析地質時期該區域發育深長峽灣的原因。
(2)峽灣海域水體分層明顯,上層有較多的淡水,試分析其原因。
(3)結合區域環境,分析這一海域出現典型的“深水浮現”現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溫室效應引起全球變暖已成事實。最近,澳大利亞科學家又提出,與這一效應相伴隨的還有“地球變暗”效應。請回答下面小題
【1】圖甲為模擬溫室效應的小實驗,兩支同樣的溫度計靜置在陽光下,十分鐘后,透明玻璃瓶內溫度計的讀數可能是
A. 25℃ B. 12℃ C. 10℃ D. 8℃
【2】圖乙中與全球變暖相對應的大氣熱力作用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圖乙中與“地球變暗”相對應的大氣熱力作用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甘肅省Z縣地處黃土高原西部,境內山地和丘陵溝壑面積廣闊,是典型的旱作農業縣,農作物產量低而且不穩定。自1999年起,Z縣全面實施生態退耕,大力推廣“林草間作”生產模式。目前,Z縣已成為國家級的“生態建設示范縣”和“經濟林建設示范縣”。下圖為Z縣“林草間作”生產模式示意圖。
材料二苜蓿根莖粗壯,生長迅速,生長旺季要求水分充足。喜光照,耐貧瘠,能改良土壤。其莖葉柔嫩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廣泛種植的優質牧草。
(1)據圖概括“林草間作”生產模式中,種植苜蓿所得收益的總體變化趨勢,并根據材料說明這一變化的原因。
(2)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說出與純林種植相比,“林草間作”生產模式的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該發展模式的推廣,將在我國大地上涌現眾多特色小鎮和鄉村。讀“田園綜合體”功能結構圖。
完成下列小題。
【1】推廣“田園綜合體”模式有利于
A.促進土地流轉,實現集約化經營B.提高農產品產量
C.推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D.促進大城市向田園型城市發展
【2】以下地區最適合優先推廣“田園綜合體”模式的是
A.黑龍江三江平原小麥種植區B.海南蛋家魚排
C.湖南洞庭湖平原農耕區D.新疆天山牧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小題。
【1】圖中序號②表示的是
A.外力作用B.侵入作用
C.變質作用D.風化作用
【2】從圖中分析巖石圈物質循環,敘述正確的是
A.沉積巖可以直接轉化為巖漿巖B.變質巖可以直接轉化為巖漿巖
C.巖漿可以直接轉化為巖漿巖D.巖漿可以直接轉化為變質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