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某地理研究小組曾利用土坡水分測定系統,對甲圖所示區域原生植被根區和裸地土壤含水量隨時間的變化規律(乙圖)進行研究。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一年中該地區土壤水分含量最豐富的季節及其主要補給來源分別是
A.夏季 雨水B.春季 積雪融水C.夏季 冰雪融水D.秋季 山間洪水
【2】該研究區的根區和裸地
A.土壤水分來源和消耗過程不一致B.水分收支周期完全不同
C.根區土壤含水率年變化小于裸地D.根區土壤存在水分富集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鴉片戰爭之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出現了“下南洋”“淘金熱”等海外移民潮,當時遠在異國的淘金客只能依靠一種特殊的跨國信息傳遞體系——僑批(既是書信,又包括從海外寄來的銀錢)來撫養家鄉的親眷和溝通情感。同時也催生了專門攜帶書信和金錢返鄉的“快遞員”——水客。僑批興于清末,盛于民國,止于新中國改革開放。下圖示意東南亞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僑批樣本。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民國元年的元旦,某個華僑的眷屬收到該華僑一個月前寄出的信,信中描述自己所在地區“天色微涼,旬月未雨”。該華僑可能位于圖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如果“水客”乘船從①地出發到⑤地,最佳的出發時間是
A.11月B.2月C.6月D.9月
【3】改革開放之后僑批消失主要原因是
A.交通運輸條件改善B.我國對外關系的改善
C.現代通信技術的沖擊D.“下南洋”移民潮的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景泰藍制作是集冶金、鑄造、繪畫、窯業、雕、鏨、錘等多種工藝為一體的復合性工藝過程。一件景泰藍成品需要歷經百道純手工工序,數月時間方能完成。景泰藍自誕生之日起就從未走出過皇宮,經過60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成為中華國粹,并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下圖示意景秦藍的制作流程。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景泰藍自誕生之日起就從未走出過皇宮,其主要原因是
A.生產原料短缺B.交通運輸不便C.國家控制生產D.技術人才流失
【2】從景泰藍的制作過程可反映出景泰藍
①生產規模大 ②技術要求高 ③文化蘊涵濃厚 ④原料消耗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將景泰藍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目的是
A.傳承手工技藝B.增加就業機會C.提高品牌效應D.延長產業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東海大橋始于上海南匯,終于洋山深水港,全長32.5 km,是世界上建造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之一。讀圖,回答下列單選題。
【1】東海大橋采用“S型”設計,設計思路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
A. 海嘯 B. 赤潮
C. 潮汐 D. 寒潮
【2】來往于東海大橋上的車輛主要是( )
A. 集裝箱卡車 B. 公交大客車
C. 水產冷藏車 D. 旅游大巴車
【3】東海大橋P處水面與橋面距離40 m,其目的是( )
A. 降低施工成本 B. 緩和海浪沖擊
C. 減輕臺風影響 D. 保證通航順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稻田養蟹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季風水田農業的生產特點是
A. 商品率高B. 機械化水平高C. 專業化程度高D. 精耕細作
【2】與單純種植水稻相比,稻田養蟹可以
①減少耕地使用面積 ②進行大規模機械化生產③增加農產品的類型和產量 ④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3】下列地區中,適宜推廣稻田養蟹的是
A. 黃土高原B. 吐魯番盆地C. 大興安嶺山區D. 長江中下游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8年9月,某手機短視頻平臺與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山西永和縣發起了“永和乾坤灣,玩轉好心情”的短視頻創意挑戰賽,引發廣大網友和游客關注。將短視頻網絡平臺的科技元素,與該縣自然風光、剪紙等傳統藝術相融合,使短視頻的藝術感、現場感得到發揮。借助移動互聯網的精準投放,獲得了超過5億次的播放量,推動當地特色景點成為網紅景點。在“十一”黃金周期間,該縣接待國內外游客的數量同比增長近兩倍。
說明短視頻網絡平臺助推貧困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貝売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喜溫熱濕潤氣候,是中性喜光樹種,幼樹較耐蔭,根深,長成參天大樹需要兩百多年。大屏障島(下圖)歷史上曾是貝売杉的天堂,原是無人荒島,后來毛利人登陸大屏障島,毛利人對貝殼杉懷有特殊的故意。當歐洲殖民者踏上大屏障島之后,大肆砍伐貝殼杉,將貝殼杉通過漂流的方式從森林運到沿海港口,用貝売杉建造房屋、修造船舶并將大量原木出口海外。為順利將貝殼杉運出,殖民者還用貝殼杉木修鏡了一座貝殼杉大壩。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貝殼杉天然林遭到嚴重破壞。上世紀后半期,當地政府重視貝殼杉林的生態恢復。
(1)簡述歷史上大屏障島與新西蘭大部分地區相比,成為貝売杉的天堂的條件。
(2)推測殖民者修筑貝売杉大壩的原因。
(3)分析大量砍伐貝売杉給當地生態帶來的威脅。
(4)在貝売杉林恢復工程中,有人認為可以混交引入其他樹種,你是否同意,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積極拓展能源進口渠道,2017年第四條能源進口通道(中緬油氣管道)正式開始輸油。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17年下半年,我國北方地區實行煤改氣,導致了我國大面積的“氣荒”,能最快緩解天然氣“氣荒”的舉措是
A.部分地區暫緩施行煤改氣B.建立和完善天然氣儲備機制
C.多渠道增加天然氣供應D.關停部分高耗氣產業
【2】圖中所示油氣管道的建設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礙是
A.植被茂密,蟲蛇出沒B.山高谷深,氣候濕熱
C.荒漠廣布,水源不足D.經濟落后,維護困難
【3】中緬油氣管道的鋪設對我國的重要意義有
①緩解我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②緩解北方地區能源供應緊張
③促進沿線旅游資源的開發
④進一步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
⑤推動管道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圖為巴拿馬運河區域圖。
材料二:巴拿馬科隆自由貿易區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世界貨物集散中心。科隆自貿區內建有日產10萬桶石油的煉油廠。2017年6月,自貿區內由中國某企業投資并承建(擴建)的科隆瑪格麗特島最大現代化集裝箱深水港項目(簡稱瑪島港項目)開工,其設計、規劃、建設、使用設備以及后期經營管理均由中方企業提供。目前中國是該自貿區最大的商品供應國,科隆瑪格麗特深水港項目建成后,將依托已擴建完成的巴拿馬運河(集裝箱船的運力是過去的兩倍多)廣闊的發展前景,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倡議的一個重要支點。
(1)試分析海防堤的作用。
(2)簡析科隆自貿區建設大型煉油廠的優勢區位條件。
(3)說明巴拿馬運河擴建改造,給瑪格麗特島現代化深水港口建設帶來的機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自古以來尼羅河定期泛濫,但泛濫的洪水會帶來了肥沃的淤泥,使尼羅河谷地變成了沙漠中一條生機勃勃的“綠色走廊”。為防治泛濫,埃及政府于20世紀70年代修建了阿斯旺大壩。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修建阿斯旺大壩對圖示地區產生的影響是
A.減輕上游地區的洪澇災害B.保障大壩下游農業灌溉用水
C.增加河口三角洲漁業資源D.增加尼羅河流域的生物多樣性
【2】尼羅河沿岸成為沙漠中的“綠色走廊”,體現了
A.非地帶性分異規律B.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C.垂直分異規律D.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