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渤海糧倉”是2013年啟動的一項大型農業科技工程項目,計劃通過對環渤海地區4000多萬畝中低產田和1000多萬畝鹽堿荒地的改造,實現到2020年増糧100億斤的目標。“渤海糧倉”工程計劃改造土地的分布圖(下圖)。
材料二:五年來,“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項目通過示范推廣十余種主體技術模式,揚長避短,共推動區城增糧209.5億斤,節水43.5億方。部分模式及分布區如下表所示。
材料三:有一家河北省的奶牛企業加入了“種養聯盟”。其生產流程如圖。
(1)分析材料一圖中鹽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
(2)指出材料二表格中四種技術模式分別利用或改造的自然區位條件。
(3)根據材料三,分析“種養聯盟”對當地發展的積極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鐵路春運大數據顯示,“反向春運”成為新熱潮。“反向春運”指部分年輕人不回家鄉過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過年產生的“春運”現象(如下圖)。
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反向春運”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社會經濟發展,觀念改變 ②老年人收入不斷地提高
③年輕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 ④城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
【2】“反向春運”給子女工作城市帶來的影響是
A. 環境負擔加重B. 拉動春節旅游消費
C. 房租價格上漲D. 加劇節假日用工荒
【3】針對“反向春運”,交通運輸部門應
A. 加速水陸聯運,優化資源配置B. 提高春運票價,調控旅客人數
C. 加快高鐵速度,縮短旅行時間D. 均衡配置運力,滿足出行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合掌造是日本某地的一種木造建筑物,屋頂厚且陡,以便適應當地的地理環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左上圖所示建筑物的屋頂造型設計是為了適應當地
A. 地震、火山活動頻繁 B. 臺風頻發 C. 多洪澇災害 D. 冬季暴雪
【2】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雨燕每年三、四月來到北京,喜歡在老宅子里筑巢繁衍后代,七、八月飛離北京。科學家們通過光感應器定位,繪制出2014~2015年北京雨燕遷徙線路圖(下圖)。光感應器定位儀在良好氣象條件下得到的數據相對準確。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甲、乙、丙、丁四地光感應器定位得到的數據可能誤差較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遷徙途中雨燕飛越了喜馬拉雅山脈、東非高原等地區
B. 城市的發展對北京雨燕的繁衍關系不大
C. 圖中北京雨燕的遷徙路線跨越了三大板塊
D. 飛經南非高原時,草原上呈現出一片枯黃的景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云貴高原某地等高線圖及拍攝照片。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在一次繩降比賽中,組織者計劃的路線是從A處下降。運動員準備的繩子長度最適宜的是
A.30mB.45mC.50mD.55m
【2】組織者能全程拍攝到圖示照片的攝影機位是
A.甲B.乙C.丙D.丁
【3】圖示區域的地形特點是
A.北緩南陡的山地B.北陡南緩的山地
C.北緩南陡的“天坑”D.北陡南緩的“天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下表有關資料,回答下面兩題。
【1】根據表中各國數據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數量越少,經濟越發達B.人口密度越大,經濟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經濟越發達D.人口數量和密度不能決定經濟發展水平高低
【2】影響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A.自然因素B.開發歷史的長短
C.政治經濟因素D.人類生活方式和經濟活動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椐下列材料和所學地理知識問題回答問題。
材料一:借助有利的國際經濟環境、良好的區位條件及國家對外開放政策和僑鄉的優勢,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進工業化,同時加快了城市化進程(如下圖)。但是現在,優勢弱化,劣勢凸現,競爭壓力加大,新的經濟動力又不夠強大,領跑了中國經濟20多年的珠江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長三角之后,面臨嚴峻挑戰。
材料二:長三角扼據長江人海口,以上海為中心,南京和杭州為兩翼,區域內經濟發達、人口城市密集,高校眾多,是我國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長三角地區以占全國1%的土地和6%的人口,創造了占18%的國內生產總值。
(1)20世紀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城市化較快的關鍵性條件是 。
(2)從“1985年與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發展的比較”圖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進主要表現在 、 兩個方面。
(3)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優勢弱化,劣勢凸現”,劣勢具體指的是什么?
(4)該區正以 、 、 為核心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塞內加爾地處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70%的人口從事農業,農業以種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為主。漁業是塞內加爾主要創匯產業之一。塞內加爾河是一條國際性河流,巴克爾以下的河谷地帶是人口較為稠密的地區。下圖為塞內加爾河水系示意圖。
(1)推測塞內加爾河流經巴克爾后徑流量的變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試評價塞內加爾發展種植業的區位條件。
(3)分析塞內加爾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
(4)塞內加爾欲加強漁業生產,進一步增加出口量。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石河一般多發育在夏季0℃海拔高度附近,高大山地凍土層發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塊礫順著濕潤的碎屑墊面發生整體運動,大量礫石充填凹槽或溝谷形成石河景觀。天山是世界溫帶干旱地區最大的山脈鏈,也是全球最大的東西走向的獨立山脈。
讀新疆天山地形剖面示意圖和天山石河景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天山上的石河最可能分布在( )
A. 500米以下B. 1500—2000米C. 2500—3000米D. 3500—4000米
【2】天山石河景觀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凍融堆積B. 凍融侵蝕C. 流水堆積D. 流水侵蝕
【3】天山石河景觀分布明顯的地帶主要在
A. 南坡溝谷B. 北坡溝谷C. 南坡高地D. 北坡高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龍江省海林農場總占地面積26.3萬畝,耕地13.1萬畝,總人口7300人,是一個集農牧于一體的中小型國有農場。黑龍江墾區以海林農場為代表的一批農牧場,初步探索建立了“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循環農業模式,探索出“豬(牛)→沼→果(菜)”“豬→沼→廁→燃料”等多種生態產業鏈。目前,海林農場場部地區沼氣入戶1100戶,占場部居民的96.7%。在海林農場,一個三口之家使用沼氣的費用比使用液化氣每年節約450元左右。自2008年起,海林農場開始利用沼渣、沼液種植有機蔬、葡萄、水稻等。目前,有機水稻面積已達3000畝,現有日光溫室10棟,蔬菜大棚40棟,種植有機蔬菜、葡萄120畝。此外,海林農場利用水稻稻殼、稻草進行發電,稻殼電為0.3元/度。下圖為海林農場循環農業模式圖。
(1)說出海林農場進行循環農業模式建設的好處。
(2)分析制約海林農場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氣候條件。
(3)試舉兩例說明海林農場循環農業模式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