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從2017年10月26日開始,東北大部地區有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6-8℃,其中內蒙東部和東北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14℃,27日前后,黑龍江、吉林的部分地區將出現霜凍。
結合“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小題。
【1】根據圖中a、b、c所代表的內容,敘述正確的是( )
A.a、b、c所代表的輻射波長的大小關系是a>b>c
B.a代表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
C.b代表的輻射主要被大氣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輻射與天氣狀況有關
【2】深秋到第二年早春是霜凍的多發期,霜凍多出現在( )
A.晴天白天B.晴天夜晚C.陰天白天D.陰天夜晚
【3】為了防止作物遭受霜凍,農民在作物地里點火釋放煙霧,原因是( )
A.煙霧比周圍空氣溫度高,阻擋冷空氣
B.煙霧反射大氣逆輻射,增加大氣溫度
C.煙霧吸收太陽輻射,增加大氣溫度
D.煙霧吸收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產業結構超前系數(E)是指某一產業增長相對于整個產業經濟系統增長趨勢的超前程度,可用來測定某產業結構的變動方向。當E>l時,表示產業超前發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趨勢;當E<l時,則表示產業相對滯后發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趨勢;洊|、粵西地區和粵北山區是廣東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區,習慣上被合稱為“粵東西北”,屬于廣東省內經濟欠發達地區。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粵東西北”產業結構和制造業行業結構超前系數。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01~2013年,“粵東西北”
A. 第一產業滯后發展趨勢減緩 B. 第二產業超前發展趨勢穩定
C. 第三產業超前發展趨勢波動 D. 地區三大產業發展趨勢相同
【2】2001~2013年,“粵東西北”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可能是
A. 第二產業生產力水平下降 B. 制造業分工協作程度較低
C. 產業經濟效益在持續降低 D. 三大產業結構趨于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埃及的西水東調工程西起尼羅河三角洲,引尼羅河水東調至西奈半島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長262千米,主要由蘇伊士運河以西渠道、穿蘇伊士運河輸水隧洞、西奈北部輸水工程三部分構成,規劃開發耕地25.2萬公頃。西奈北部調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區進行,在到達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壓力管道輸水,并在灌區建設排水系統。下圖示意埃及西水東調工程位置及線路。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埃及興建西水東調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 為東部工業、城市發展提供生產生活用水
B. 形成水系之間的便利通道,利于航運發展
C. 調節尼羅河徑流量季節分配不均,防治洪澇
D. 完善西奈半島灌溉系統,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2】西奈北部調水工程在灌區建設排水系統主要是為了預防( )
A. 尼羅河斷流B. 灌區土地鹽堿化
C. 降水量增加D. 河流含沙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成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面站通過中繼衛星通信。
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圖中所處天氣系統的中心天體是( )
A.太陽B.月球C.金星D.地球
【2】當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時,在英國旅游的小張于當地區時( )點能收看到現場直播。
A.1月3日上午2點26分B.1月3日上午14點26分
C.1月3日上午18點26分D.1月3日上午2點4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 斗帽島位于福建省寧德市沿海,面積0.5km2,海拔88.6米,從陸上碼頭坐船10分鐘左右可到達。島上有少量淡水,大部分通過水下管道輸送到島上。島上有三個自然村,500余人,島民以海產品養殖為生,年收入較高,大部分人已在寧德市買房,僅養殖繁忙期在此居住。島上游覽時間2-3小時。目前有一家餐廳可提供午餐。
北京市某退休老師11月初到斗帽島游玩,發現當地6點左右天已大亮,比北京市亮的早。該老師用手機查閱了兩地當天日出日落時間(如下表)。
地點 | 北京 | 寧德 |
日出時間 | 6:49 | 6:15 |
(1)分析斗帽島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寧德市所在海灣(如下左圖)10米以上水深面積占全部水域40%,島嶼眾多,島上地貌景觀與斗帽島有一定相似性,如下右圖所示,以奇石著名。由于在寧德市看到有多條溪流注入海灣,有的游客認為這些島嶼應該是流水沉積形成的。
(2)你同意這種觀點嗎?找出至少三個證據。
斗帽島目前每年游客僅15萬左右,基本為一日游游客。
(3)說明斗帽島目前旅游開發的主要困難,列舉可以進一步開發的旅游項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河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以下關于圖示流域綜合開發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ab段應效仿fc段和eb段,大力發展灌溉農業 ②bc段應發揮優勢發展水產養殖業和旅游業③流域內應進行西電東送,促進東部發展煉鋁工業④bc段的梯級開發促進了fc段灌溉農業的發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為治理該流域內的生態環境問題,當地政府計劃在流域內大力植樹造林,這主要是利用了森林的哪種生態功能
A. 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B. 調節氣候
C. 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D. 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讓學生了解農業生產過程,體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北京市某學校的老師帶領學生在校園內開展農業實踐活動——種植冬小麥。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種植地點選擇了教學樓前的小塊空地(如圖),過去是綠化用地,可利用樓內水管澆灌。
(1)據圖評價“麥田”的種植條件。
10月下旬某天,同學看到天氣預警信息后迅速在麥苗上鋪了一層薄膜,并用石頭壓住固定,如下圖所示。
(2)推測同學最可能看到的天氣預警信息,并說明同學鋪設薄膜的目的。
冬小麥發芽前,田里的種子被喜鵲等鳥類大量啄食,同學們補種以后,依然被吃掉很多,讓人既憤怒又無奈。同學們著急地四處收集解決辦法,如蹲守打鳥、將補種的種子浸泡農藥……
(3)大部分同學不同意采取這些做法,說明他們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 自駕游客沿川藏線(318國道)從芒康到昌都途中看到如圖1所示風光,草甸、針葉林交織,與他們在奧斯陸附近看到的“北歐風光”相似。圖2和圖3分別是北歐奧斯陸和昌都的位置及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
分析資料中兩地景觀相似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位教授是這樣看待中國的:他首先把中國分成東部與西部,再分別分成南北兩部分,形成如圖①②③④四塊區域,并將這四塊命名為“銀色中國”、“金色中國”、“黃色中國”和“綠色中國”。
據此回答下題。
各色分區與主要成因的組合,正確的是( )
A.“黃色中國”—海拔所致B.“金色中國”—海陸位置影響
C.“綠色中國”—流水侵蝕作用D.“銀色中國”—緯度位置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為休閑游游客從①②中選擇一條路線,說明理由并繪制該路線剖面圖。
(2)說明圖示區域不同地形條件下交通與聚落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