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軟木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我國秦嶺地區,軟木一般生長至25年后才能進行采剝,而后每隔9年采剝一次。軟木質地輕軟,富有彈性,不透水,不易與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軟木廣泛用于制作瓶塞、冷凍設備絕熱層、救生圈、地板等。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大的軟木生產和加工出口國。每年的6~8月進行軟木人工采剝,當老樹皮被剝離后,新樹皮就擔負起繼續生長的重任。然后將剝離的老樹皮經過蒸煮、晾曬、清洗、干燥、氧化等多種工藝,加工完成。圖A為葡萄牙位置示意圖,圖B為制成的軟木塞,圖C為軟木采剝圖。
(1)簡述葡萄牙選擇在夏天采剝樹皮的原因。
(2)說出軟木用于制作葡萄酒瓶塞的優點。
(3)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大的軟木生產和加工出口國,但每年仍需大量進口軟木,請分析其原因。
(4)結合國情,分析我國大力發展軟木產業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切爾滕納姆荒地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郊、克里蒂特河畔的綠色原野上,現在幾乎寸草不生,和四周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牡匦∏鹁d延,呈波浪狀。在安大略省,荒地很罕見,而在此地發現的荒地更是令人驚嘆。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推測切爾滕納姆荒地幾乎寸草不生的原因
A.花崗巖石,質地致密B.緯度高,氣候干冷
C.植被破壞,土層薄D.地勢陡峭,水源短缺
【2】形成切爾滕納姆荒地小丘綿延、呈波浪狀的地質作用
A.風力侵蝕B.風力沉積
C.流水侵蝕D.流水沉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干旱地區土壤的濕度一般由表層向深層逐漸增加,但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在淺層土壤出現逆濕現象。某年8月,我國西北一處無人為干擾的戈壁天氣晴好。下圖示意該月連續兩日當地不同深度的土壤濕度變化。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該地區土壤逆濕現象發生的主要時段是
A.1~6時B.6~12時
C.12~18時D.18~24時
【2】導致10cm深度土壤出現逆濕現象的水分來源于
A.生物水B.河流水
C.地下水D.凝結水
【3】我國西北地區的逆濕現象可能
A.導致沙漠擴大B.改善土壤條件
C.加劇風力侵蝕D.導致降水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會地帶的和政縣是遠古時代各種古脊椎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孕育了今天彌足珍貴的古脊椎動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層中。據了解,1000萬年前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歷史及古環境、古氣候的重要物質依據和信息源。”
看到這個消息,上海某高中地理研學小組的同學特別感興趣,他們決定利用暑假前去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師的指導下,他們給這次考察命了名,繪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剖面(下圖示意),并做了大量知識上、物質上的準備工作,如搜集該區域巖層等資料,帶上地質錘、指南針、記錄工具等。請你幫他們完成本次室內的問題探究。
(1)他們應給這次考察命名為:____________與地質年代、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
(2)按成因分類,該地區的地下巖層多屬于_______巖;按地質年代,該區域最老的巖層至少形成于_____代。
(3)三葉蟲生活的時期該地應為______環境;恐龍繁盛時期,該地應為______環境,氣候、植被特點表現為:_______。
(4)根據實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們的考察結論認為迄今為止青藏高原地區:地理環境經歷了______環境向_______環境的演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某校地理研學實踐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去浙江南部山區開展了一次“土壤形成與地理環境關系”的野外實習,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繪制出下面的“土壤與其他自然要素關系”(下圖示意)。請你與他們一起探究下列問題。
(1)考察地區的地帶性自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學們在浙南低山丘陵考察時發現,這里的土壤多為紅色,簡要分析形成的原因。
(3)簡要分析生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繪制的江蘇某市遷入人口的年齡結構金字塔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市遷入人口的特征有: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谌丝谶w移主要受經濟因素影響
③以青壯年人口為主 ④與該市原有人口年齡構成相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遷入人口對該市的影響有:
①緩和了該市就業緊張局面、谥萍s了該市的經濟發展
③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 ④加大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壓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經濟比較發達、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核心城市為中心,由若干個空間鄰近、聯系密切、功能互補和等級有序的周邊城市共同組成。城市群的發展可在大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強互聯互通,促進城市群內部各城市及城鄉區域協同發展。學科……網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處我國西南腹地,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圖20為“成渝城市群空間結構規劃略圖”。
材料三 表2為“長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產業結構統計表”,圖21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鎮人口統計圖”。
(1)根據成渝地區的區位特點,列出成渝城市群參與的重大國家發展戰略。 (2分)
(2)目前成渝地區在城市體系建設方面已具備的基礎是 ;與南京相比,成都和重慶經濟發展的特點是 。(5分)
(3)根據成渝地區城市發展現狀及城市群發展的目標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設中應解決的主要問題。 (4分)
(4)為順利推進成渝城市群建設,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新加坡被譽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處在于將城市交通系統與城市整體規劃相結合。制定了環狀交通加衛星鎮的總體規劃。新加坡將全國劃分為5個人口約100萬的大區,5個大區再分為25個衛星鎮,每個衛星鎮依據人口規模建設相應等級的商業、學校、醫療、公園、交通等公共配套設施,并通過便捷的交通網絡將中心城區及各衛星鎮連接。最終發展形成多中心空間體系(下圖所示),成為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有效方式。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新加坡發展形成多中心空間體系的主要目的是
A. 分散中心城區人口B. 加強城市管理力度
C. 疏解城市中心職能D. 促進關聯產業集聚
【2】新加坡衛星鎮建設完善的公共配套設施主要是為了
A. 調整區域產業結構,加快經濟轉型發展B. 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減輕城市就業壓力
C. 就近解決民生需求,減少交通出行壓力D. 完善從基礎服務設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
【3】推測位于新加坡衛星鎮中心的核心設施主要是
A. 交通樞紐B. 綠地公園C. 醫療中心D. 批發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水環境功能區規劃,就是按照不同的水質使用功能、水文條件、排污方式、水質特征劃分水質功能區,監控斷面,建立水質管理信息系統。
材料二:下圖為華北某地水環境功能分區及垃圾場建設規劃圖。
(1)據圖說明飲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特點,并解釋其原因。
(2)規劃在甲、乙、丙、丁四處分別選建垃圾填埋場和垃圾發電廠,若建垃圾填埋場宜選 處最合理,若建垃圾發電廠宜選 處最合理,試分別說明理由。
(3)若圖中自然保護區遭受生態破壞,將給河流下游帶來哪些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生態農場平面示意圖(左圖)及其生產過程結構示意圖(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該農場的農業地域類型;分析這里發展肉、蛋、奶、蔬菜、魚主要區位優勢。
(2)結構示意圖所顯示的生產過程中, 生產過程的環境效益最大?理由是 。
(3)簡析該農場建設生態農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4)該生態農業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