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圖”(局部),完成下面小題。
【1】該海域位于()
A.北半球中低緯度B.北半球中高緯度
C.南半球中高緯度D.南半球中低緯度
【2】在盛行風的吹拂下形成的一組洋流是()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3】①②③④四處分布有世界著名漁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水庫具有多種功能,如防洪、發電、灌溉、養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區的氣候,下面左圖是某水庫洪水時徑流調節示意圖,右圖是某水庫蓄水前后對庫區周圍地區降水量的影響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庫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區魚類絕跡
B.可能會增強河流下游泥沙沉積,利于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的形成
C.左圖中水庫最高水位出現的時間是t
D.左圖中水庫最高水位出現的時間是t
【2】讀右圖,導致水庫中心區蓄水后年降水量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庫中心區蓄水后冬季氣溫升高,大氣上升運動旺盛
B.常年在高氣壓的控制下
C.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溫慢,大氣的上升運動不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發量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生態調查小組對我國某地方圓1000米范圍內進行了生態調查,并將其生態狀況繪成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最可能形成該地這種生態特征的人類活動是( )
A. 濫采礦產 B. 過度放牧 C. 濫伐森林 D. 濫墾耕地
【2】該生態現象最可能出現在( )
A. 云貴高原 B. 江南丘陵 C. 內蒙古高原 D. 黃土高原
【3】針對圖中所反映的生態問題,當地宜采取的對策是( )
A. 營造防護林 B. 由畜牧變農耕
C. 開辟水源、多打井 D. 規定一定的載畜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a、b所在鐵路線為( )
A.蘭新線B.包蘭線C.隴海線D.京包線
【2】乘火車從b到a看到的景觀與本圖相同的是( )
A.b處向西可見群峰起伏的祁連山
B.b處的平原有冰雪融水滋潤,形成“塞上江南”
C.a處北面草方格沙障固定沙丘
D.a處河流濁浪翻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我國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結構和農業用地結構的餅狀圖”,回答23~24題。
【1】造成該地農業用地結構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 過度開墾 B. 過度放牧 C. 過度圍墾 D. 過度養殖
【2】(小題2)該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于
A. 緩坡退耕,發展大牧場放牧業
B. 修建梯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C.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態環境
D. 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立體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甘肅省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經民勤盆地。建國以來其上游地區修建了許多水庫,攔截了幾乎全部上游來水。隨著人口增長、耕地擴大、城市發展,各類用水劇增,民勤的地表水驟減,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導致胡楊、沙棗林等植被大面積死亡。民勤綠洲面臨消失的危險,并已成為我國北方地區沙塵暴的沙源地之一。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民勤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 水土流失 B. 氣候變暖
C. 旱澇災害 D. 土地荒漠化
【2】民勤綠洲面臨消失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A. 過度樵采 B. 過度用水
C. 過度放牧 D. 過度開墾
【3】治理該地區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是
①合理調配流域水資源,節約和合理用水
②以治為主,全面恢復荒漠植被
③打壩淤地
④規劃農林牧用地,退耕還林、還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森林界線簡稱林線,指高緯度地區或高山,由于低溫(月平均氣溫最高在7℃以下)和風及土壤等條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線。下圖是我國局部地區林線海拔高度分布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我國東北地區林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B.地形
C.夏季風D.海陸位置
【2】下列有關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石漠化
B.乙地——沙漠化
C.丙地——水土流失
D.丁地——土壤鹽堿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7月 20 日起《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正式實施,在物理、化學、電子、衛生、輻射等諸多領域里做出了“世界上最嚴格的規定”。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歐盟進口的玩具80%來自我國,主要是由于我國玩具
A. 科技水平高 B. 生產成本低 C. 企業規模大 D. 企業勞動效率高
【2】針對《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正式實施,廣東玩具企業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加大科技創新,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B. 增加資金投人,擴大生產規模
C. 在歐盟成員國建立分廠 D. 增加管理人員,增大玩具出口量
【3】我國玩具生產企業逐漸由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轉移,主要是因為沿海地區
①環境污染嚴重 ②產業結構調整 ③玩具市場萎縮 ④勞動力價格上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選 修3:旅游地理)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信陽市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處,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大別山構成的豫南山地。是江淮河漢之間的戰略要地,是我國南北地理、氣候、文化的過渡帶。轄區交通里程與密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各景區之間并無便捷交通聯系。作為我國的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的雞公山、景區內的相關配套設施與國內同類景區有不小差距。雖然信陽市文化氛圍濃厚,但是旅游資源的開發上還是更多的停留在物質層面,造成了當地文化資源的浪費。
描述信陽市A級景區空間分布特征,并為該地的旅游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在圖示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目前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是( )
A. 蒸發B. 地表徑流C. 降水D. 水汽輸送
【2】聯系地球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并促進各圈層間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的是( )
A. 大洋環流B. 水循環C. 大氣環流D. 巖石圈物質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