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左圖示意某地區某時刻的氣壓形勢分布圖,右圖是左圖中40°緯線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圖。結合所學知識,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說法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兩地處于背風坡,降水較少B.③④兩地此時都吹東南風
C.②地的河流汛期比⑤地長D.7月降水量⑤地比①地多
【2】關于右圖中河流剖面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巖石乙比巖石甲易受侵蝕B.巖漿侵入活動發生在巖石乙形成前
C.河流出現于巖石丙形成之前D.巖石丁形成年代比巖石戊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冰川物質平衡(即冰川物質收支)是聯系氣候和冰川變化的紐帶,是冰川對所在地區氣 候狀況的直接反映。下面左圖中的甲島終年多霧,是國際上監測研究冰川物質平衡的重點 區域之一,右圖為甲島某冰川物質的冬夏平衡狀況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島多霧的原因是
A.氣候暖濕,沿岸寒流降溫B.太陽輻射較強,蒸發旺盛
C.暖流增溫增濕,遇冷凝結D.晝夜溫差大,輻射逆溫強
【2】據右圖推斷甲島
A.冰川面積減少B.冰川儲量增多C.海拔持續升高D.夏季降水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選修6:環境保護)
近些年,一些域市不惜花大錢把天然的大樹、古樹、名樹從農村、山區移載到域里(如圖)。天然的大樹、古樹、名樹往往保存了珍貴的物種資源,記錄了大自然的歷史變遷,承載了人民群眾的鄉愁情思,傳承了人類發展的歷史文化。成年大樹可塑性較差,移植往往會連樹體老化,有的成了“光桿樹”和“殘疾樹”,長期“掛吊瓶”“支拐棍”, 有的假活2~3年后死亡。
簡述“天然大樹、古樹,名樹移植”對原生地自然及人文環境造成的危害,并針對該現象提出合理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區某月等溫線單位:℃)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M地氣溫最有可能是( )
A. 18℃B. 22℃C. 28℃D. 32℃
【2】導致甲、乙兩地氣溫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 緯度位置B. 洋流性質
C. 地形起伏D. 海陸差異
【3】圖示季節,影響圣地亞哥的氣壓帶風帶是( )
A. 東南信風B. 東南季風
C. 盛行西風D. 副熱帶高壓
【4】圖中西南沿海地區海岸線曲折,多幽深的峽灣,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斷裂下陷B. 火山作用C. 冰川作用D. 流水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廣西百色樂業(下圖)天坑群是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喀斯特漏斗群。在方圓不到20平方千米的崇山峻嶺里,分布著84個天坑,其天坑數量和分布密度冠絕全球。樂業地區年平均氣溫16.3℃,降水量大,為地下洞穴的發育提供了良好條件。該景區地質構造獨特,生物種類繁多,空氣質量優良,素有“天然空調”“天然氧吧”之美稱。
分析樂業天坑群的旅游開發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我國某農村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反映該村的相關情況,可能的是
A. 可能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
B. 少兒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長速度快
C. 環境優美,老年人口遷入多
D. 經濟比較落后,人口遷移率高
【2】該鄉村人口現狀給當地帶來的不利影響是
①土地撂荒,資源浪費加劇 ②留守問題比較突出 ③勞動力短缺
④就業壓力增加 ⑤環境人口容量降低 ⑥養老服務難以保障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⑤⑥C. ①②③⑥D. 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變化狀況圖(A圖)、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坐標圖(B圖)。完成下列單選題。
【1】【1】A圖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階段中,人口總數最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2】B圖中①②③④四點所示人口增長特點與A圖人口增長的四個階段基本對應的是( )
A. ①—甲 B. ②—乙 C. ③—丁 D. ④—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死亡谷國家公園位于美國落基山脈和內華達山脈之間,最低點海拔低于海平面86米。這里不僅極度干旱,而且是地球上夏季最熱的地區之一,夏季有少量降雨。下圖為沿著36°N附近穿過死亡谷的地形剖面圖。
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形成死亡谷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
A. 風力侵蝕 B. 流水侵蝕 C. 冰川侵蝕 D. 斷層下陷
【2】死亡谷夏季少量降雨的類型是( )
A. 地形雨 B. 鋒面雨 C. 氣旋雨 D. 對流雨
【3】死亡谷夏季高溫的主要原因是( )
A. 屬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 B. 處于低緯度地區,氣溫高
C.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D. 暖流的增溫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有關要求。
材料一 可燃冰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天然可燃冰呈固態,如果把它從海底一塊塊搬出,在從海底到海面的運送過程中,甲烷就會揮發殆盡,同時還會給大氣造成巨大危害。可燃冰的開發利用就像一柄“雙刃劍”。
資料二 可燃冰比煤、石油、天然氣的能量高出10倍,我國可燃冰儲量可滿足近200年的能源需求,是短期內可以接替常規油氣資源的一種清潔能源。2017年5月18日,我國在南海成功開采海底可燃冰。
(1)指出與我國常規能源相比,可燃冰的優勢有哪些?
(2)推測開采陸緣海邊的可燃冰,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及對周邊大氣和海洋帶來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材料并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扎龍濕地位于黑龍江省西部,是以蘆葦沼澤為主的典型內陸濕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使扎龍成為全球知名的鳥類繁殖和棲息地。
(1)簡要分析扎龍地區形成內陸濕地的自然條件。
(2)研究表明,濕地比傳統意義的綠化更具環境效益,目前,許多城市正在加強人工濕地建設。試分析人工濕地對城市生態環境所起的作用。
(3)濕地退化,鳥類遷移,使“鶴鄉”齊齊哈爾市魅力大減,為此應該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