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Niijima意思是“新島”,屬于火山島,位于東京以南大約960千米的海面上,截至目前這個小島的面積仍在繼續擴大。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形成“Niijima”火山島的物質最可能來自左圖中的
A.MB.N
C.PD.Q
【2】右圖中與“Niijima”的形成過程相對應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2月19日上午,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錫納朋火山發生劇烈噴發,噴出的火山灰超過5千米。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山體巖石在地球表層可轉化為
A.噴出巖B.侵入巖C.沉積巖D.變質巖
【2】火山灰多日彌漫于空中,會導致該地區
A.晝夜溫差增大B.大氣反射作用增強
C.太陽輻射增強D.白天氣溫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選址在恩克斯堡島(下圖)的理想之地,該地是考察南極冰蓋雪被、陸緣冰及海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自轉速度看,羅斯冰架南部頂點比羅斯海最北點()
A.角速度相同,線速度較大B.角速度相同,線速度較小
C.線速度相同,角速度較小D.線速度相同,角速度較大
【2】恩克斯堡島在北京的()
A.東北方B.東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
【3】恩克斯堡島上碎石較多,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凍融風化B.風力侵蝕C.冰川侵蝕D.流水侵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東北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及谷物單產與長江三洲的比較圖,回答下面小題。
【1】東北地區谷物單產與長江三角洲存在明顯差異,影響該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C.氣候因素D.市場因素
【2】東北平原取代長江三角洲成為全國“糧倉”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網密集,河流眾多B.人口密集,市場廣闊
C.勞動力充足,精耕細作D.沃野千里,人均耕地面積大
【3】對洪水進行實時監測的最佳地理信息技術是( )
A.遙感技術(RS)B.地理信息系統(GIS)C.全球定位系統(GPS) D.雷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9年10月1日10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開幕,精良的裝備、高昂的士氣充分展現了軍威、國威。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家住圣弗朗西斯科(西八區)的華人開始觀看閱兵時,當地正值()
A.清晨B.正午C.傍晚D.子夜
【2】該日,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于圖中的點是()
A.甲B.乙C.丙D.丁
【3】國慶之后一個月內,北京天安門廣場將()
A.晝長夜短且晝漸短B.晝短夜長且晝漸長
C.國旗桿的正午影長變短D.國旗桿的正午影長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洞庭湖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湖南省北部,湖北省南部,南納湘江、資水、沉江、澄水四江。長期以來,洞庭湖區一直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建國后,伴隨國民經濟的發展,洞庭湖地區的環境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下圖示意洞庭湖1949 -2004年面積、容積的變化。
描述1949一2004年洞庭湖面積、容積的變化,并說明因其變化所帶來的區域生態危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地球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這些圈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以集合形式示意地球四個圈層,圓甲示意巖石圈,圓乙、圓丙和橢圓丁示意地球的外部圈層,則圖中圓丙、橢圓丁分別代表的圈層是
A.水圈、大氣圈B.大氣圈、生物圈
C.生物圈、大氣圈D.生物圈、水圈
【2】下列關于地球外部圈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地球外部可劃分為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個圈層
B.大氣圈是包裹地球的氣體層,近地面的大氣密度小
C.水圈由液態水、固態水和氣態水組成
D.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環境中最活躍的圈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部分干濕地區及農業生產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導致圖中農業發展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氣候 B. 交通 C. 土地 D. 歷史
【2】要監測草原放牧草場面積的變化,運用的主要技術手段為
A. 數字地球 B. 遙感技術(RS)
C. 全球定位系統(GPS) D. 地理信息系統(G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某年2月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的由“嫦娥三號”著陸器上的相機拍攝的“玉兔”號月球車及月球表面圖像。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像信息中直接顯示的天體系統涉及( )
A.總星系與銀河系B.太陽系與總星系
C.銀河系與地月系D.地月系與太陽系
【2】影響月球表面大量巖石風化物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A.流水B.溫度C.風力D.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貝加爾湖位于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平均深度744米,最深點1637米。色楞格河是貝加爾湖最大的補給河流,其河口處有面積達500平方千來的濕地。貝加爾湖湖面常會出現4米以上的風浪,但距湖面10米以下的水體卻是一片寧靜。湖水隨季節交替,水體一年內會發生兩次大循環(表層和底層湖水交換),屬雙循環湖(一般情況下,湖水水溫在接近4℃時密度最大,當密度隨深度增加時湖水穩定,反之則會產生對流循環)。每年的1月至5月,湖面結冰。貝加爾湖屬于貧營養湖,湖水非常清澈,居世界第二位。貝加爾湖沿岸植被茂密,水生生物資源平富,鉤蝦等能夠分解動植物遺體的動物種類豐富。
(1)說明貝加爾湖湖水雙循環發生的季節及原因。
(2)分析貝加爾湖結冰與融冰對氣候的影響。
(3)分析貝加爾湖湖水清激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