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日某半球局部地區大氣環流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乙、丁兩處風帶的風向依次是
①西南風
②東南風
③西北風
④東北風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圖示季節
A.長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氣B.澳大利亞北部盛行東南風
C.舊金山受戊控制,森林火災頻發D.新西蘭受丁影響,氣候溫和濕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臺灣島及附近的地質地貌剖面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與圖中甲處巖石成因相同的是
A. 花崗巖B. 大理巖C. 玄武巖D. 石灰巖
【2】圖中島嶼和山脈的形成原因是
A. 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張裂運動B. 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張裂運動
C. 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運動D. 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碰撞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河北灣、北京灣歷史上一直是中國的風水寶地,也是盛產古都的大走廊。但昔日的風水寶地,現在已成為生態災難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灰霾灣”。
材料二:2012年,河北鋼鐵產量2.2億噸,連續12年中國第一,同時也是世界第一。2012年,河北的水泥產量1.3億噸,居全國第5位,河北平板玻璃產量11382.7萬重量箱,名列全國第一。
材料三:
(1)分析河北灣、北京灣成為“風水寶地”的自然原因。
(2)描述京津冀平均霾日地域分布特點,并簡析原因。
(3)2015年,通州區被北京市確定為行政副中心,以承擔北京部分城市職能。說明北京規劃建議行政副中心對北京和通州發展的積極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設和工業化快速發展,與此同時耕地面積大幅減少,現存 耕地主要種植蔬菜、花卉和水果。2017 年 7 月 1 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 協議》正式在香港簽署,標志著珠三角進入以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為重點的發展新階段。大灣 區內不同城市在產業結構上的差異有利于城市間的分工與合作(見下圖)。為配合大灣區建 設,廣東重點打造結合城際列車、高速公路、高鐵等多種方式的綜合交通體系,實現珠三角 各市間快速通達。
(1)分析珠三角地區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用地減少和作物變化的原因。
(2)提出任意三個不同類型城市產業差異化發展的合理建議。
(3)評價以珠港澳大橋為代表的綜合交通體系的建設和運營對大灣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蘋果主產于暖溫帶,喜溫涼。我國有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黃土高原等優勢產區.還有阿克蘇、昭通等重要產區.相比普通蘋果.阿克蘇蘋果采摘期晚一個多月.以其獨特的“冰搪心”被譽為新疆的“水果皇后”。而我國西南地區蘋果同一品種較北方產區提前一個月成熟。下圖為我國蘋果部分重要產區及其優勢產區分布圖。
材料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和消費國,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約占世界總量的40%以上。我國是世界蘋果生產大國.但出口量不到4%。近年來.我國蘋果出口競爭力逐步增強,市場占有率上升較快,但與世界主要出口國家相比.在國際蘋果出口市場的相對份額與絕對份額.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國蘋果出口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出口蘋果在質量、外觀和營銷績效等方面的不足。
(1)比較山東丘陵和黃土高原發展蘋果種植各自的優勢條件。
(2)相比于我國蘋果優勢產區,為什么阿克蘇和昭通等西南地區種植的蘋果在市場上賣的價格更高。
(3)我國是蘋果大國.但不是生產強國.如何增強我國蘋果生產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12月10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濰坊抽水蓄能電站(把下水庫的水抽到上水庫以勢能的形式蓄能)正式通過山東省發改委批復,該項目位于臨朐嵩山生態旅游區,設計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可有效提高電網調峰能力和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消納能力,促進資源有效利用。
下圖示意抽水蓄能電站工作原理,據此完成下題。
【1】濰坊市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加電網發電量B.促進新能源利用
C.增加水資源儲存量D.循環利用水能資源
【2】建成后抽水蓄能的主要時段是( )
A.19:00~ 21:00B.9:00~11:00
C.14:00~16:00D.2:00 ~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廣東省某古鎮周邊環境圖示及該古鎮內街道走向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圖中河流和古鎮說法正確的是( )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轉偏向力
②古鎮在該區域選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勢
③河岸d沉積作用最強發生在夏季
④河岸c決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對于a、b和c最不易決堤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③④⑤
【2】古人對該鎮巷道走向的設計最有可能是為了( )
A. 沿等高線布局,節省成本B. 街區的擋風防寒
C. 街區的通風散熱D. 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3】為了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同時又要保護古鎮原有風貌與區域生態環境,當地政府決定在古鎮附近另建新城,你認為最適合新城建設的區位是(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及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新加坡人口約500萬(2009年),經濟發達,淡水資源嚴重不足。該國國土面積約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島面積約540平方千米,地形單調,平均海拔不足15米,島上河流最長不足16千米。左圖示意該國主島及位置,右圖為對應的氣候資料。
(1)簡述新加坡的氣候特征,并分析該國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南陽某中學有地理課外興趣小組同學認為,新加坡重視環保,利用太陽能、風能發電應當很普遍。但經過探究,大家認識到新加坡的太陽能、風能并不豐富。請說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東北地區普通小學在校學生數從1980年的1297.9萬,銳減至2014年的473.9萬。圖示意東北地區近25年普通小學在校學生數占全國小學在校學生數的比例。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東北地區人口出生率陡降時期始于( )
A.20世紀70年代B.20世紀90年代C.20世紀80年代D.21世紀10年代
【2】1980—2014年東北地區小學在校學生人數減少的主因是( )
A.人口政策B.移民外遷C.醫療水平較低D.老工業基地衰落
【3】2030年后東北地區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是( )
A.人口遷入壓力增加B.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社會養老負擔減輕D.勞動適齡人口陡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濫伐森林與植樹造林的環境變化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將下列地理現象的數字代號填入相應的空白處。
①水土流失②鳥類、獸類減少③生態失調④生物多樣性增加⑤風速減小、濕度增大⑥氣候惡化⑦干旱災害減少⑧土地沙化⑨生態系統良性發展
(2)圖示表示地理環境具有______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