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正式通車運營,全線長約658千米,設計時速為250千米,途經秦嶺,為世界首條穿越艱險山脈的高速鐵路。西成高鐵陜西段的橋隧比高達94%,在秦嶺中超過10千米的特長隧道就有7座,隧道群規模為全國之最。下圖示意西成高鐵線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西成高鐵陜西段的橋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A. 避免頻發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
B. 繞開地質復雜地段,降低工程造價與難度
C. 節省建橋資金的投入,縮短建設工期
D. 實現高鐵直行,保障行車安全與高速
【2】影響西成高鐵建設的主導因素是
A. 科學技術因素 B. 地形地質因素
C. 社會經濟因素 D. 資源物產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區域的等高線示意圖(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陡崖A的相對高度的范圍是 。
(2)從地形角度分析圖中鐵路線的分布特點。
(3)從大氣環境角度考慮,圖中的化工廠布局是否合理?簡述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地等高線(單位:m)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某同學對該區域考察后發現B地植被長勢比A地好,試分析產生此現象的原因。
(2)簡要分析圖示區域水能開發的優勢自然條件。
(3)簡析水利樞紐壩址選建在P處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生態紅線是指對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能夠提高環境的自己凈化能力;必須嚴格管理的空間邊界線。下表為2018年南京市部分生態紅線區域面積統計表。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態紅線區兼有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B.設置紅線的主要目的是劃定城市邊界
C.生態紅線區決定南京環境承載力
D.設置紅線區將阻礙南京城市面積擴大
【2】保護生態紅線區對南京城市環境的意義
A.調節城市氣候,擴大晝夜溫差
B.影響城市水循環,地表徑流變化增大
C.保護生物多樣性,改變植被類型
D.提高環境自凈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4年12月26日世界一次性建設里程最長、中國首條在高海拔地區修建的高速鐵路———蘭新高鐵全線開通運營,新疆邁入了高鐵時代。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蘭新高鐵有兩百多公里跨越青藏高原,如此展線的目的是
A.連接更多聚落B.降低鐵路線路坡度
C.避開水土流失嚴重區域D.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2】影響蘭新高速鐵路建設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經濟C.氣候D.河流
【3】蘭新高速鐵路的突出作用有
A.加大煤炭、天然氣資源的輸送量B.減輕東部地區環境污染
C.推動我國東部地區的工業化與城市化D.推動區域之間的平衡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河流的汛期是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圖中A區域是世界著名的新興工業區。與傳統工業相比,該新興工業區的特點是( )
A.資本集中程度高,主要行業往往包括數百個中小企業
B.工業大多分散在小城鎮,甚至農村
C.生產過程較為集中,自動化程度高
D.工業以機械制造、石油加工和微電子工業為主
【3】上述地區植物特征的主要作用是( )
A.耐旱B.防曬C.防風D.耐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四省部分統計數據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四省社會經濟狀況相比,敘述正確的是
A. 河北省人均糧食產量最高
B. 廣東省面積最大
C. 福建省糧食總產量最高
D. 浙江人口最少
【2】圖中關于各省糧食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河北省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
B. 福建農業地域類型主要是商品谷物農業
C. 水熱條件充足是廣東糧食生產的優勢
D. 浙江糧食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降雨到達地表后,轉化為地表徑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動的水)和淺層地下徑流Q3.三種徑流成分匯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徑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圖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處河流徑流量變化過程。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流域地表徑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時刻是( )
A.T1B.T2C.T3D.T4
【2】流域內植被覆蓋率提高后,發生同樣的降雨會導致( )
A.Q1減少,Q2增加B.Q2減少,Q3增加
C.Q1增加,Q2減少D.Q2增加,Q3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東部某省城市化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某省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化速度不斷加快
B.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
C.20世紀90年代以后,城市化速度快于90年代之前
D.城市化速度始終快于人均GDP的增長速度
【2】下列關于某省城市化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B.城市化的發展不斷拉大城鄉之間差距
C.城市化水平是指二三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
D.20世紀70年代以后城市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統計圖,回答11-12題。
【1】人口自然增長率從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甲、丙、乙、丁
D. 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A. 教育壓力大B. 人口老齡化C. 勞動力不足D. 死亡率極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