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2010年10月26日8時30分,三峽工程首次達到175米正常蓄水位,這標志著三峽工程由初期運行期轉入正常運行期。長江三峽地區,河谷深且巖層軟硬相間,斷裂構造發育。現在我們所看到庫區的高低水位區間的岸坡,除了寬厚的堆積階地以外,都是基巖裸露或碎石堆積,這是百年出現一次的洪水(水位漲落約30米)侵蝕的結果;但三峽水庫形成后,水庫水位每年漲落30多米,這意味著庫水對兩岸的侵蝕強度比自然洪水對兩岸的侵蝕強度增強100倍。
長江三峽樞紐工程正常蓄水后,分析對庫區周圍山體滑坡災害的發生所產生的影響。
可能誘發滑坡。(4分)
因為水庫水位的提高會淹沒河谷低地,使兩岸地勢更加陡峭;
庫區水位每年漲落可達30多米左右,庫水對兩岸的侵蝕強度會增加;
地下水位抬升,滲入軟化巖層;
生態環境更加脆弱等,可能誘發滑坡。(每答對一點,可得2分,共6分)
解析試題分析:
根據材料分析長江三峽樞紐工程正常蓄水后,因為水庫水位的提高會淹沒河谷低地,使兩岸地勢更加陡峭;庫區水位每年漲落可達30多米左右,庫水對兩岸的侵蝕強度會增加;地下水位抬升,滲入軟化巖層;生態環境更加脆弱等,可能誘發滑坡。
考點:本題考查大型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點評:流域的開發都以河流的利用與治理為核心,結合流域的具體特征,對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和利用。我國長江流域的綜合開發,包括防洪、航運、發電、灌溉、養殖、旅游、提高水質等幾個方面,為了實現流域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結合資源條件對流域進行綜合開發,另一方面,要對流域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和治理。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長江經濟地帶是兼顧自然地理、人文脈絡、經濟區的整體功能和行政區的完整性等諸多因素的一種經濟區形式。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長江在枝江至城陵磯河段稱為荊江,這里江面開闊,水流平緩,河道彎曲,素有“九曲回腸”之稱。下圖為湖北省圖。
材料二 繼老成渝鐵路、成遂渝鐵路之后,成都和重慶之間的第三條鐵路成渝客運專線已經動工。該線路設計為高速鐵路,建設工期為4年,全長約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廣受關注的“滬杭高鐵”正式通車,該工程連接上海、杭州兩大城市,正線全長160公里。
材料三 重慶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區最大的工業中心,地處河流交匯處是其早期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由于該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錯,形成了一個分散式的城市。重慶市略圖。
(1)材料一中甲、乙、丙三地適宜發展的主要農業生產部門分別是:甲地 業,乙地 業,丙地 業。
(2)分析荊江河段易導致洪水泛濫的原因。
(3)根據重慶的發展可以推測,其主要的中心商務區可能位于A—D中的 點,判斷依據是什么?
(4)分析影響成渝高鐵和滬杭高鐵布局因素的異同點。
(5)以 、 、杭州為中心的滬寧杭工業基地,是長江經濟地帶上最重要的經濟區域。說明該工業基地的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長江經濟地帶是兼顧自然地理、人文脈絡、經濟區的整體功能和行政區的完整性等諸多因素的一種經濟區形式。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重慶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區最大的工業中心,地處河流交匯處是其早期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由于該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錯,形成了一個分散式的城市。下圖為重慶市略圖。
材料二 繼老成渝鐵路、成遂渝鐵路之后,成都和重慶之間的第三條鐵路成渝客運專線已經動工。該線路設計為高速鐵路,建設工期為4年,全長約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廣受關注的“滬杭高鐵”正式通車,該工程連接上海、杭州兩大城市,正線全長160公里。
(1)讀重慶市略圖,根據重慶的發展可以推測,其主要的中心商務區可能位于A—D四點中的哪一點?判斷依據是什么?
(2)分析影響成渝高鐵和滬杭高鐵布局因素的異同點。
(3)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的滬寧杭工業基地,是長江經濟地帶上最重要的經濟區域。說明該工業基地的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北京時間2010年10月26日21時45分,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進入了月球虹灣成像軌道,為在虹灣區拍攝圖像做好準備。回答第1題。
|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此時倫敦(0時區)正處在深夜 B.此日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
C.此日北京的晝長大于廣州 D.此圖有三級自然天體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于2010年10月26日通車的武廣客運專線設計時速350千米,投入營運時列車時速可達200千米以上。該專線建成后,從長沙到廣州將由目前的9小時縮短至3小時。依據所學的知識回答問題。
【小題1】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建設反映了交通運輸方式朝著 方向發展( )
A.現代化和自動化 | B.高速化和專業化 |
C.大型化和專業化 | D.高速化和大型化 |
A.減輕京廣鐵路的運輸壓力 |
B.促進湘、贛、粵三省經濟發展 |
C.實現武廣鐵路通道客貨分線運輸 |
D.推動“泛珠三角”戰略實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遼寧省錦州市高三檢測三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4分)長江經濟地帶是兼顧自然地理、人文脈絡、經濟區的整體功能和行政區的完整性等諸多因素的一種經濟區形式。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重慶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區最大的工業中心,地處河流交匯處是其早期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由于該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錯,形成了一個分散式的城市。下圖為重慶市略圖。
材料二 繼老成渝鐵路、成遂渝鐵路之后,成都和重慶之間的第三條鐵路成渝客運專線已經動工。該線路設計為高速鐵路,建設工期為4年,全長約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廣受關注的“滬杭高鐵”正式通車,該工程連接上海、杭州兩大城市,正線全長160公里。
(1)讀重慶市略圖,根據重慶的發展可以推測,其主要的中心商務區可能位于A—D四點中的哪一點?判斷依據是什么?(6分)
(2)分析影響成渝高鐵和滬杭高鐵布局因素的異同點。(8分)
(3)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的滬寧杭工業基地,是長江經濟地帶上最重要的經濟區域。說明該工業基地的區位條件。(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