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下圖三是是黃河中下游位于“第二亞歐大陸橋” 的某城市平面圖,該城市人口在40萬以上;下圖四為“經濟發展與環境關系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三
圖四
(1)圖三中計劃在E、F、H三地中選擇一處建高科技工業區,選擇 合適,理由是
(2)圖三中①一⑨工業基地中有一處布局明顯不合理,其數碼代號是 ,理由是
。
(3)中國加人WTO后,圖三該城市抓住發展機遇,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該市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原有工業部門中應加快發展 、 工業。
(4)圖四中所示經濟發展水平與環境污染程度都較低的時段是 。A-C時段經濟發展與環境的關系是 ,C-B時段二者的關系是 。經濟不斷增長,環境污染程度較低的理想年代,應是圖中所示的 時段。
(5)圖四中A-C階段的主要產業可能有 (選擇填空)。
A.核工業 B.耕作農業 C.鋼鐵工業 D.電子工業
(6) 圖四中一些發達國家的環境污染水平處于C點以后,其原因是 (選擇填空)。
①增加環保投人 ②工業技術進步 ③產業結構調整
④工業發展迅速減慢 ⑤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7) 圖四中在工業發展中我國吸取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應注意的是_(選擇填空)。
A.要減慢工業發展步伐,降低國民經濟發展速度
B.先大力發展經濟,有一定資金積累后,再加大環保投人,治理污染
C.發展清潔生產技術,減小環境污染程度
D.我國目前環境質量較好,無須采取治理環境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資料,分析回答有關問題:(13分)
資料1:據1999年10月13日《中國環境報》報道:1997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有1億多人,占總人中的10%,到2040年預計將達2.5億以上,占總人口的23.79%,60歲以上的人口數將是20歲左右人口數的2~3倍。
資料2:據有關部門統計,1984年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9485萬人,到1994年上升到2億人,2000年這一數字已增長到約3億人。據估計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資料1反映出,近年來我國人口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出現了 現象,這一問題將會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是 (選擇填空)。
A.產業結構將從以第一、二產業為主,轉變為以第三產業為主
B.青壯年勞動力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等城市環境問題會更加突出
D.國家的社會福利負擔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顯下降
(2)資料2中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選擇填空)。
①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人口始終以較高的速度持續增長
②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土地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農村經濟的發展,使大批農業勞動力被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④我國已完成了從農業經濟為主向以工業經濟為主的轉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國人口流動的主要方向是 ,產生這種流動最根本的原因是 。
(4)簡要回答我國大規模人口流動和遷移對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回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