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示意世界某島嶼等高線地形,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該島嶼鐵路線分布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A.氣候
B.地形
C.河流
D.資源
(2)該島嶼甲地區城市和交通線都比較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勢低洼,多沼澤地
B.氣候干早,水源短缺
C.地質復雜,地震頻繁
D.土壤貧瘠,農業落后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特大城市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M、P、Q中 ________處是高級住宅區。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擬在甲、乙兩處規劃建設高新技術工業城和石油化工城兩座衛星城市。石油化工城應建在________處,理由 。
(3)促進該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優勢區位有 (至少答出三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2月28日,滬漢蓉鐵路渝(重慶)利(利川)段開通,至此滬漢蓉鐵路客運專線全線貫通。該專線經過多種地形區,多次跨越江河,修建難度大。據了解,目前唯獨宜昌至利川段未開行動車。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促使滬漢蓉鐵路渝利段開通的主導區位因素是( )
A. 技術因素 B. 政策因素
C. 經濟因素 D. 自然因素
【2】宜昌至利川段未開行動車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線資源豐富,運量大,難以提速
B. 沿線地形條件復雜,橋梁、隧道居多
C. 沿線人口稠密,地表崎嶇,氣候條件復雜
D. 沿線經濟落后,為聯系更多的小城鎮
【3】關于滬漢蓉鐵路修建的主要意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交通更完善,前來務工、旅游等的客流將加速流動
B. 增大了鐵路聯網效應,直接緩解了長江沿江貨運壓力
C. 成渝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圈、長江三角洲城市圈聯系更密切
D. 形成以武漢為中心的“十”字鐵路結構,從武漢到全國各大城市更快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圖中丙湖地區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而年蒸發量達2500毫米,湖泊經常干涸。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丙湖地區蒸發量遠大于降水量的原因。
(2)2013年1月上旬乙島氣溫高達40 ℃,極端高溫助長了森林大火,該島經濟損失嚴重。分析乙島西側受森林大火影響較小的自然原因。
(3)甲河的主要特點是河流源于降水豐富的東部高地,流經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的廣大平原地帶,以致中下游流量較小。為使中下游發展農牧業,當地修建了引水工程。但在引水灌溉過程中也引發了一些生態問題,下圖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態問題示意圖。
從自然環境整體性角度說明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積增加對其他自然要素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智慧農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它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還滲透到農產品銷售、物流和服務監管的各個環節。下圖為“智慧農業各支撐要素組成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連通智慧農業各支撐因素的平臺是 ( )
A. 農業資源 B. 農業知識 C. 決策信息 D. 電子信息技術
【2】【2】智慧農業使 ( )
A. 農產品的種類變少 B. 農業生產投入減少
C. 市場的適應性增強 D. 剩余的勞動力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沿某緯度所作海陸剖面示意圖”,夏至日時,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 43° 08′。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形剖面圖屬于( )
A.沿35°N所作
B.沿23°26′N所作
C.沿30°S非洲所作
D.沿23°26′S所作
(2)甲乙兩地植被類型分別為( )
A.熱帶雨林 熱帶草原
B.熱帶草原 熱帶沙漠
C.熱帶草原 熱帶雨林
D.熱帶沙漠 熱帶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長江上游地區雪線高度的經向和緯向變化趨勢。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區雪線高度變化的趨勢是 ( )
A. 自北向南增高 B. 自西向東增高
C. 自東北向西南增高 D. 自東南向西北增高
【2】影響該地區雪線高度變化趨勢的主要因素是 ( )
A. 海拔 B. 降水 C. 熱量 D. 坡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