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3,回答3—5題。
3.關于圖示地區各處巖石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處巖石與②處巖石相接觸,使②處巖石變質 B.②處巖石因高溫高壓而形成
C.③處巖石埋藏較淺,易變質 D.④處巖石具有氣孔構造
4.關于圖示地區地質作用先后順序的分析,正確的是
A.皺褶的形成晚于斷層的形成
B.水平巖層的形成晚于傾斜巖層的形成
C.沉積物的形成早于噴出巖的形成
D.巖漿巖的形成早于沉積巖的形成
5.關于圖示地區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確的是
A.甲處是風力侵蝕形成的谷 B.乙處是堆積作用形成的山
C.丙處是地殼斷裂下陷形成的谷 D.丁處是火山噴發形成的山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圖2,回答3-5題。
3.下列地區氣候類型與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 B.南非高原 C.黃土高原 D.伊朗高原
4.乙氣候類型區的地帶性土壤是
A.棕壤 B.黑土 C.黃壤 D.紅壤
5.甲、乙兩地可能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分別是
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亞麻 D.亞麻、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雪線高度是指終年積雪下限的海拔。圖2表示全球不同緯度多年平均雪線高度、氣溫、降水量的分布。讀圖2,回答3—5題。
3.表示多年平均雪線高度、氣溫、降水量的曲線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4.多年平均雪線高度
A.隨緯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熱帶地區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區較高 D.在南半球低緯度地區最低
5.依圖示資料可知
A.北半球高緯地區多年平均氣溫與降水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緯地區多年平均雪線高度與降水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線高度與氣溫變化趨勢一致
D.北半球高緯地區陸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山東省濟寧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圖2,回答3—5題。
1.圖中山脈,屬于我國南北方分界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乙處存在的主要生態問題是( )
A.土地荒漠化 B.土壤鹽堿化
C.水土流失 D.水體污染
3.甲地形區的年太陽輻射總量低于乙地形區,是因為甲地
A.地勢較高 B.緯度較低 C.植被較多 D.云量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元氏縣2010屆高三地理模擬試卷2 題型:選擇題
2007年11月11日因海上風暴天氣,正在航行的5艘俄羅斯籍船只失事或遇險.其中一艘油輪船體斷成兩截,約1300噸原油泄入黑海和亞速海之間的刻赤海峽.讀圖5,回答3-5題.
3.產生刻赤海峽風暴天氣的主要氣象原因可能是
A鋒面和氣旋活動 B.颶風活動
C.副極地低氣壓帶上升氣流加強 D.反氣旋活動
4.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來源是
A類似俄籍船只失事的意外事故 B.沿海地區各類生產活動和交通工具
C沿海地區的工業生產和海運船舶 D.海上石油鉆探
5.海洋石油污染產生的主要危害是
A使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B.使漁業產量大幅度下降
C.使海洋生物多樣性銳減 D.使灘涂養殖業產量大幅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