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分析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斷增加,如果計劃生育措施實施有效,到2050年世界人口有望控制在89億以內。
材料二 世界人口數量變化(見左下圖)
材料三 對世界人口年增長“貢獻”最大的7國(見右下圖)
(1)目前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趨勢如何?這種變化會帶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2)對世界人口年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是哪一個?該國應采取什么樣的人口政策?
(3)從材料三分析,世界上人口數量大、人口增長快的國家主要是哪種類型的國家?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有哪些啟示?
【答案】(1)人口數量不斷增長。 這種變化會帶來糧食安全問題、環境污染問題、教育問題、就業問題等。 對人口增長過快的國家來說,要實施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2)印度 計劃生育。
(3)發展中國家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重視發展教育,實行改革開放等。
【解析】(1)讀圖,根據年代和世界人口數量,世界人口的變化趨勢是人口數量不斷增長。 這種變化會帶來糧食安全問題、環境污染問題、教育問題、就業問題等。 對人口增長過快的國家來說,要實施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2)根據圖示貢獻百分比,對世界人口年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是印度。該國應該采取計劃生育政策。
(3) 從材料三分析,世界上人口數量大、人口增長快的國家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的啟示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重視發展教育,實行改革開放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淮海流域有2億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飲水困難,工農業發展受到嚴重制約。我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計劃于2014年底通水,該工程將大大緩解黃淮海地區的用水緊張狀況。圖為南水北調中線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有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 增大漢江下游的防洪壓力
B. 有利于提高晉煤水運的能力
C. 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澇災害
D. 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
【2】黃淮海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
①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需水量大 ②降水較少,徑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資源的污染浪費嚴重
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嚴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7 為某地區地質構造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
A. 斷層①形成時間早于地層②
B. 形成③④的內力作用相同
C. ⑤受到擠壓后隆起形成山地
D. 巖層⑥斷裂之后相對下降
【2】圖中區域
A. a 處地質構造具有良好儲水條件 B. b 處的花崗巖可用作優質石材
C. c 處有河流流經,適宜建壩蓄水 D. d 區的石灰巖形成喀斯特地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城鎮化水平變化圖,完成下列各題。
【1】與世界相比,中國的城鎮化
A.起步晚,發展速度慢
B.起步晚,發展速度快
C.起步早,發展速度慢
D.起步早,發展速度快
【2】影響近40年來我國城鎮化水平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數量增加 B.經濟水平提高
C.環境質量改善 D.自然資源開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
A. 冬小麥與春小麥主要產區的分界線
B. 農區畜牧業與牧區畜牧業分布的界線
C. 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和以下的分界線
D.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與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的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人口容量的變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確的是
A. 原始社會—農業時期一現代社會一工業時期
B. 農業時期一原始農業一工業社會一現代社會
C. 工業時期一原始社會—農業時期一現代社會
D. 原始社會—農業時期一工業時期一現代社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冷鋒和暖鋒的共同點是( )
①冷空氣均在鋒面之下
②過境時均多有云、雨天氣
③過境后天氣均轉晴
④鋒面均向暖空氣一側移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5為我國某區域等高線示意圖,表1為該地氣候統計數據。據此成下列小題。
表1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氣溫(℃) | 6.5 | 9.0 | 13.0 | 18.0 | 22.0 | 25.0 | 27.5 | 27.5 | 23.0 | 18.0 | 13.5 | 8.0 |
降水量(mm) | 16 | 17 | 31 | 74 | 118 | 148 | 177 | 139 | 141 | 84 | 39 | 18 |
(1)圖示區域地形類型是 ,甲地地形部位名稱為 。乙地的海拔高度是
(2)該區域農業地域類型是 ,農業發展的主要不利條件有 、 。
(3)試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為該地農業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 。
(4)試評價在丙處建水壩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總人口數達到13.71億人,比10年前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人數約增加了7400萬人。其中廣東省已成為全國人口第一大省,作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廣東省尚未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原因是( )
A. 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B. 家庭規模減小
C. 城市化速度緩慢 D. 青壯年勞動力遷入數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