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發展農業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創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某區域耕地分布圖。
材料二:某大型農場生產用地隨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圖和該農場農業生產聯系示意圖。
(1)分別歸納圖中甲、乙兩地形區種植業地域分布特點,并分析各自特點形成的自然環境原因。
(2)簡要評價該農場的生產經營優點。
【答案】
(1)
特點:甲地形區:分布在河谷地區;
乙地形區: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帶。
原因:甲地形區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制約種植業發展的主要條件是熱量,河谷地區熱量條件相對較好,故種植業分布在河谷地區。乙地形區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內陸,氣候干燥,制約種植業發展的主要條件是水分,山麓地帶灌溉水源充足,故種植業沿盆周山麓地帶分布。
(2)
農業與旅游業結合,發揮了自然資源的綜合效益(或農林牧立體利用土地,發揮了各類土地的生產潛力);種植業、畜牧業與土地之間形成了良性農業生態系統(或利用海拔差異多層次發展農林牧,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冬季從事旅游經營,利用了勞動力的農閑時間;多種經營,提高了農業生產的靈活性及對市場的適應性。
【解析】(1)讀圖可知甲地為青藏高原地區,熱量成為制約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在河谷海拔較低的地區,熱量較為充足,能發展農業;乙地區為塔里木盆地,水源成為制約農業生產的因素,只有在山麓地帶,山上的冰雪融水豐富,適宜發展農業。(2)優點從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三方面綜合考慮。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A、C區域敘述正確的是( )
A. A、C區域之間的界線是昆侖山-阿爾金山-橫斷山脈
B. A區域內部植被由南向北基本上是“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更替
C. C區域存在垂直方向上的差異,不存在水平方向上的差異
D. A、C區域太陽輻射能都比較豐富
【2】關于B、D區域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BD區域之間的界線之一的①處山脈是秦嶺山脈
B. B區域氣候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糧食作物是冬小麥
C. D區域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
D. 造成B、D區域自然環境差異的主要基礎因素是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東北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及谷物單產與長江三角洲的比較圖,回答下列各題。
【1】東北地區谷物單產與長江三角洲存在明顯差異,影響該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河流因素
C. 氣候因素 D. 市場因素
【2】東北平原取代長江三角洲成為全國“糧倉”的主要原因是
A. 水網密集,河流眾多 B. 人口密集,市場廣闊
C. 勞動力充足,精耕細作 D. 沃野千里,人均耕地面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略圖。
材料二:遼中南地區是我國工業起步較早的地區之一,現已基本形成了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工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隨著礦產資源的枯竭,老工業基地面臨著資源開發與持續發展的矛盾。為此,國家對遼中南地區實施全面振興戰略。
(1)目前,我國東北地區處于區域發展的階段,其工業結構以型工業為主。
(2)大慶發展石油化工主要是考慮接近 ,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石油化工企業應布局在城市最小風向頻率的(填“上”或“下”)風地帶。
(3)松花江的松原至富錦河段水利開發的主要方向是、。
(4)海參崴是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的重要城市,該城市發展的區位優勢主要有、。
(5)在調整產業結構方面,遼中南地區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區哪些經驗,以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河套灌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黃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區。下圖為河套灌區局部略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烏梁素海濕地的主要作用是
A. 為灌區提供灌溉水源 B. 調蓄黃河洪水 C. 發展航運和水產養殖 D. 匯集灌溉余水
【2】【2】為防止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A. 完善排水系統 B. 增加灌溉水量 C. 推廣耐鹽作物 D. 增施有機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96年我國與M國簽訂海洋漁業發展合作規劃,至2010年我國有20多家沿海漁業企業(總部設在國內)在M國從事漁業捕撈和漁業產品加工,產品除滿足M國需求外,還遠銷其他國家。下圖示意M國的位置。據此完成小題。
如果都以當地時間8:00—12:00和14:00—18:00作為工作時間,在M國的中資企業若在雙方工作時間內向其總部匯報業務,應選在當地時間的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中部地區某城市示意圖”,該城市的新城區以電子信息產業為支柱。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新城區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是( )
A.公路
B.鐵路
C.航空
D.水運
(2)新城區建設對老城區的積極影響有( )
①緩解交通擁堵 ②優化城市空間結構 ③引發人口集聚 ④“攤大餅”式擴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區,產量占全國的1/3。國家《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內地、面向中亞乃至歐洲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加工基地和區域性國際商貿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大省,長期以來產品除滿足國內需求,還遠銷美國和歐盟,產業整體效益水平在全國保持領先地位。近年來由于生產環境的變化,生產成本不斷提高,浙江紡織服裝業開始實施向中西部轉移的策略。
材料三 浙江紡織服裝業向新疆轉移示意圖。
(1)從產品生產成本角度,說出新疆承接浙江紡織服裝生產加工企業的有利條件。
(2)分析浙江將紡織服裝產品的研發設計、市場營銷部門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3)分別說出產業轉移對新疆、浙江社會經濟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地區海平面氣壓的分布情況。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圖示季節,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東北“千里冰封” B. 好望角風大浪高
C. 直布羅陀海峽風大浪高 D. 日本櫻花盛開
【2】下列對圖中甲地區天氣狀況判斷正確的是
A. 受低壓控制,陰天天氣 B. 受高壓脊控制,天氣晴朗
C. 氣流輻散、氣流上升 D. 位于臺風邊緣,將迎來狂風暴雨
【3】關于甲、乙兩地的氣候特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均位于半島,受海洋影響大 B. 夏季,乙地多盛行西南風
C. 冬季,甲地多盛行東南季風 D. 乙地氣候濕潤,甲地氣候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