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地域類型為大牧場放牧業,且是世界主要商品糧食生產國的是
[ ]
A.美國、澳大利亞
B.新西蘭、阿根廷
C.加拿大、南非
D.法國、丹麥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圖下面兩幅世界局部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
下列因素中,與①沿岸氣候類型分布特征的形成無關的是( )
A.地形 B.洋流
C.副熱帶高壓和信風 D.氣壓帶的季節移動
下列四種氣候類型在圖中所示的兩個區域、內均有分布,但成因明顯不同的是( )
圖中,①②③三地( )
A.①地氣候特征是終年高溫多雨 B.②地農業地域類型為大牧場放牧業
C.③地適宜種植棉花 D.三地多火山、地震等地質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江蘇省揚州中學高三下學期開學練習地理卷 題型:多選題
下圖為“某大陸的局部地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小題1】下列關于流經甲、乙兩海區的洋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流經甲、乙兩海區的洋流流向不相同 |
B.甲地表層海水鹽度大于乙地 |
C.流經甲、乙兩海區的洋流都是盛行風吹動形成的 |
D.甲附近海區因洋流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漁場, 乙附近沒有大型漁場 |
A.丙地農業地域類型為大牧場放牧業 |
B.丙地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適宜發展水稻種植業 |
C.丙地地廣人稀,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較高,商品率高 |
D.丙地所在國城市密集,農產品就近供應城市市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寧夏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示意世界某區域,甲城市的氣候資料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甲城氣候特點及其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有
A.氣溫年較差小,緯度低且受暖流影響
B.夏季降水稀少,受副高和西風帶控制
C.冬季降水豐沛,受信風和地形的影響
D.氣溫年較差大,受海陸熱力差異影響
2.與甲城地區相比,乙城地區
A.水熱配置條件好,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B.副熱帶高壓帶南移該地,1月降水較少
C.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7月氣溫較高
D.受到東南信風影響,港口附近風浪較大
3.對圖示區域敘述正確的是
A.如有河流發育,流向自西向東流
B.農業地域類型為大牧場放牧業
C.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
D.乙城氣候類型分布最高緯度較低主要影響因素是海陸分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江蘇省高三下學期開學練習地理卷 題型:雙選題
下圖為“某大陸的局部地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流經甲、乙兩海區的洋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流經甲、乙兩海區的洋流流向不相同
B.甲地表層海水鹽度大于乙地
C.流經甲、乙兩海區的洋流都是盛行風吹動形成的
D.甲附近海區因洋流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漁場, 乙附近沒有大型漁場
2.下面關于丙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丙地農業地域類型為大牧場放牧業
B.丙地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適宜發展水稻種植業
C.丙地地廣人稀,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較高,商品率高
D.丙地所在國城市密集,農產品就近供應城市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豐臺區高三下學期統一練習(一)文綜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 ( )
A.甲地年太陽總輻射量大于乙地
B.晝長年變化甲地最大,丙地最小
C.乙、丙兩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兩季
D.甲、乙兩地降水多、地勢陡,多滑坡等災害
2.圖中( )
A.①河流有凌汛現象,河水主要來源于冰雪融水
B.②河流經我國地勢一、二階梯且參與海陸間水循環
C.③河徑流季節變化大,流域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
D.①、③所示河段以側蝕為主,水能實現階梯式開發
3.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
A.甲、乙、丙三地區已形成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
B.甲、乙、丙三地區是所在國重要的中藥材加工基地
C.甲地區已實現多種農業經營方式的良性共處
D.乙地區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為大牧場放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