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天然氣水合物形成于低溫、高壓且氣體充足的環境,由水分子和氣體分子組成,外貌類似冰雪,可以像固體酒精一樣被點燃,被稱為“可燃冰”,多分布于深海海底。我國將于2017年開展“可燃冰”開采。完成下列問題。
【1】除深海外,大陸地區可能儲藏著巨量“可燃冰”的是
A. 北極地區 B. 四川盆地 C. 澳大利亞大陸 D. 波斯灣地區
【2】與常規天然氣相比,“可燃冰”
A. 為清潔能源 B. 能量來自地球內部
C. 開發成本高 D. 為可再生資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南非東部海濱城市德班召開,大會重點關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下題。
【1】2009年我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實現該目標的有 ( )
①推廣太陽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積 ④提高單位GDP能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3~2007年)》成功實施五年以后,國家又制定了《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年)》。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確定的主要依據是
①自然條件好②生產規模小③產業化基礎強④勞動力數量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以下各地區與優勢農產品相一致的是
A. 成都平原——蘋果、油萊、柑橘 B. 南疆地區——棉花、水稻、大豆
C. 渭河平原——小麥、玉米、柑橘 D. 海南島——天然橡膠、甘蔗、出口水產品。
【3】國家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的重大意義包括
①是解決我國糧食短缺的唯一選擇 ②是保障農產品基本供給的重大舉措 ③是增強農產品競爭力的客觀要求 ④是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有效手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不同區域受自然災害的影響是不同的,同一種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產生自然災害危害程度地域差異的原因主要是( )
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 ②災害強度的差異 ③自然災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層環境中 ④個人對災害的應急反應不同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2】在災害強度相同的情況下,如果某一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且防抗災能力強,關于其災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高 B. 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低
C. 損失數量大,影響程度小 D. 很難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德班召開,《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存續問題,是德班大會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經過近兩周“馬拉松式”的談判,會議當地時間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閉幕,大會通過決議,建立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并啟動綠色氣候基金。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京都議定書》要解決的問題是( )
A. 酸雨問題 B. 臭氧層破壞問題
C. 核擴散問題 D. 全球變暖問題
【2】下列哪個國家最急切盼望《京都議定書》第二期承諾能堅決早日執行( )
A. 俄羅斯 B. 美國
C. 中國 D. 馬爾代夫
【3】發達國家率先承擔先減多減限制的義務,說明( )
A. 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業化的發達國家造成的
B. 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低,不承擔減排限排的義務
C. 國際環保中,無論國家大小,承擔責任是相同的
D. 國際環保中,應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的新能源,目前人們對其利用越來越廣泛。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屬于人類對太陽能間接利用的是
A. 太陽灶
B. 太陽能熱水器
C. 地熱能
D. 煤炭
【2】下列地區,最適合用太陽灶做飯的是
A. 低緯度的海南島
B. 熱量充足的四川盆地
C. 海拔高空氣稀薄的青藏高原
D. 地廣人稀的東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輻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熱帶與寒帶生物量的差異與太陽輻射有關
B. 太陽輻射能量中只有一小部分到達地球,成為地球表面自然環境變化的主要動力
C. 水能、風能是由太陽輻射的能量轉化而來
D. 太陽輻射能量巨大且集中,容易被人類直接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中國產業轉移“西進運動”漸成燎原之勢。富士康集團從深圳到鄭州等地設立新工業園;惠普公司關閉上海工廠,在重慶設立電腦制造基地……,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1】“西進運動”
A. 是以生產成本的地區差異為主要驅動力 B. 是西部地區交通條件改善的必然結果
C. 代表了工業由分散走向集中的發展方向 D. 反映了市場需求對工業的影響減弱
【2】【2】“西進運動”的有利影響有
A. 促進西部逆城市化的發展 B. 導致東部工業化水平降低
C. 帶動人口大規模向西遷移 D. 促進東、西部產業結構調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3年12月2日1時30分,搭載嫦娥三號運載火箭在我國西昌(102°E,28.2°N)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中國人“奔月”的夢想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據此完成以下兩題。
【1】此時,世界已進入12月2日的地區面積約占全球范圍的( )
A. 全部
B. 將近1∕4
C. 超過1∕3
D. 大約1∕2
【2】地處四川大涼山腹地的西昌素有“小春城”之稱,年平均氣溫17℃,是我國年氣溫變化最小的地區之一。這主要是由于該地( )
①緯度低 ②海拔高 ③降水多 ④云層厚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