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6分)
材料一:在內蒙古的經濟版圖上,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糧川”之稱,呼包鄂區域被譽為內蒙古的“金三角”地區。新興的鄂爾多斯市在豐富的羊(羊毛和羊絨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氣(天然氣)資源基礎上工業迅速崛起。
材料二:呼包鄂附近區域圖
材料三:2008年鄂爾多斯市工業產值增加值構成圖
(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4分)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糧川”主要得益于 ,農業生產過程中易產生的環境問題是 。(4分)
(
(4)鄂爾多斯市規劃新建一個工業園區,在煤炭開采的基礎上,從產業鏈構建的角度考慮,最適宜選擇的三類工業部門 、 、 ,簡述你選擇的理由。(10分)
3)簡述呼包鄂區域發展經濟的優勢區位條件。(8分)(1)自西向東逐漸增多(或自東向西逐漸減少)(2分) 從西(東)向東(西)距海(或太平洋)越來越近(遠),受夏季風影響逐漸增強(減弱)(2分)。
(2)黃河的灌溉水源(2分);土壤鹽漬化(土壤次生鹽堿化)(2分)
(3)地處河套平原,地勢平坦;接近黃河水源地;有煤炭、天然氣、稀土等豐富的礦產資源;有京包——包蘭鐵路線,國道、高速公路等,交通便利;有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支持;勞動力廉價;離京津唐市場距離近。(答對4點得8分)
(4)電力工業(2分);煉焦工業(2分);煤化學工業(2分)
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加強生產聯系,增強協作;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共同利用技術及基礎設施,降低成本。(任答兩點得4分)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泰興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北京時間2010年4月28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向社會發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
題。(共13分)
材料一 普查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個百分點。
材料二 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以女孩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別比116.86提高了1.2個百分點。
材料三 流動人口變化
(1)從普查結果來看,我國人口發展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2)如何解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問題?
(3)廣東省人口一躍超過河南省,成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試分析其原因。
(4)針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的狀況,部分學者提出放寬生育二胎政策。你是
支持還是反對?并說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水分資源狀況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時間可能蒸發量與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我國西北部分區城示意圖(圖6)
(1) 運用材料中數據,說明甘肅省圖示區域干濕地區和溫度帶的分布。(8分)
(2) 寧夏平原是“被賀蘭山護著、黃河愛著的地方”試說明這一表述所包涵的自然地理意義(8分)
⑶寧夏傳統民居多坐北朝南,一般不設北窗,墻體較厚,屋頂坡度較小。試分析寧夏傳統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6分)
⑷寧夏平原水稻畝產比小麥髙83.9%,凈收益是小麥的10.5倍,用水量是小麥的3倍。有人建議該地應充分利用當地條件大力發展水稻種植。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