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嫦娥三號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點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2013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軟著陸,標志著嫦娥三號落月成功!隨著嫦娥奔月的成功人類探索月球的腳步將進一步加快。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假如人類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現象可能發生在月球的是
①晝夜現象 ②電閃雷鳴 ③朝霞、晚霞 ④日食、月食 ⑤行走如跳遠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①⑤
【2】在太陽系中,地球不同于其他7顆行星的地方是
A. 由固體物質組成 B. 自西向東圍繞太陽公轉
C. 體積巨大,能夠吸引住大氣 D. 日地距離適中,使地表具有適宜的溫度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蔬菜產銷的格局正發生深刻的變化。繼“南菜北運”后,“北菜南運”也正興起,并迅速發展。我國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成為了“北菜南運”的主要生產基地,大量蔬菜銷售上海、廣州、深圳等沿海大城市。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南菜北運”和“北菜南運”的興起,最主要原因是
A. 物流運輸和冷凍技術的發展 B. 農業現代化、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C. 全球氣候變化、自然帶的北移 D. 蔬菜種子的改良和育種技術提高
【2】“北菜南運”中黑龍江與甘肅相比,其優勢的區位條件是
A. 種植面積大,勞動力價格低廉 B. 光熱條件充足,單位面積產量高
C. 農藥、化肥用量小,綠色生產 D. 氣溫日較差大,蔬菜營養價值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0月17日是第21個“國際消除貧困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倡議,城市人群在10月17日“國際消除貧困日”只花費6.3元生活一天(即一日三餐的花費),希望號召大家能夠用6.3元錢體驗城市中的一日三餐,感受因拮據而食不果腹的感覺,體驗貧困標準,思考貧困問題,并采取積極行動。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這一數字源自中國的扶貧標準,6.3元的計算依據是( )
A. 2.5億農民工的人均月收入
B. 大學生的人均月薪
C. 農民人均年純收入
D. 退休員工的人均年退休金
【2】對世界大多數貧困缺糧的人口來說,首當其沖的問題是( )
A. 人口問題 B. 生態破壞
C. 環境污染 D. 糧食緊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0年末,首鋼搬遷任務將基本完成,同時在老廠區,將進行新產業的開發。首鋼搬遷曹妃甸,等于再造一個唐山,這里將建成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聯會企業。有關首鋼搬遷到曹妃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不利于原材料和鋼鐵成品的運輸,降低運輸成本
B. 搬出北京會失去原來的鋼鐵市場
C. 曹妃甸地價低,可以減少新廠的投資
D. 首鋼搬遷到新址必然會給當地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比較公認的首都經濟圈,也被媒體稱為“京三角”的范圍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和內環京津的河北省7個城市,廊坊、保定、滄州、承德、張家口、唐山、秦皇島,是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后又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經濟增長極。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推進工業化與城市化主要得益于( )
A. 優惠政策 B. 便利的交通
C. 勞動力資源豐富 D. 資源豐富
【2】從全國來看,首都經濟圈是三大都市圈之一,但和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區域統籌和整體發展明顯不足,這是因為( )
A. 區域內城市各自為戰,自成體系
B. 原料和能源不足,水資源短缺
C. 人才和科技水平相對較低
D. 工農業基礎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經濟高速增長。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經濟發展的慣性讓廣東經濟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速度,并將經濟總量牢牢地穩定在全國第一的位置。現在其優勢弱化,競爭壓力加大,新的經濟動力又不夠強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長江三角洲之后,領跑了中國經濟20多年的珠三角,現在正受到挑戰。
材料二 長三角扼守長江入海口,以上海為中心,南京和杭州為兩翼,區域內經濟發達。城市人口密集,高校眾多,是我國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占全國1%的土地和6%的人口,創造了18%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08年的財政收入中,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貢獻份額超過了四分之一。
(1)材料中提到廣東“優勢弱化”當中的“優勢”具體指的是什么?
(2)兩個經濟區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3)從地理角度考慮,同長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劣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是我國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之一,城市化水平高達40%。但蘇南、蘇北經濟和城市化發展差異較大。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蘇南、蘇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條件的差異 B. 礦產資源的差異
C. 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D. 交通方式的差異
【2】下列關于實現江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
A. 蘇南、蘇中和蘇北應加強協作,實現共同發展
B. 蘇南地區應大力發展農業,穩定國民經濟基礎
C. 蘇中地區要搞好沿江地區開發
D. 蘇北地區要積極發展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 6:環境保護】
“山大石頭多,地無三寸土;春播一大片,秋收一小籮。”這是廣西石漠化地區的真實寫照。多年來,石漠化一直是廣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絆腳石”。如 何有效治理石漠化,修復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以減輕自然災害、消除貧困,成 為廣西全社會亟待破解的生態難題。在石漠化多年的治理實踐中,廣西林業部門 總結出了“六字”方針----“封、造、管、沼、用、補”。
說明廣西林業部門治理石漠化“六字”方針的含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依據地球公轉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若某地所處的晝弧長于夜弧,說明該地
①晝長最長時,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大
②晝長夜短
③處于夏半年
④可能位于赤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下列四個城市,按6月22日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 廣州、上海、北京、哈爾濱 B. 上海、廣州、北京、哈爾濱
C. 哈爾濱、北京、廣州、上海 D. 廣州、上海、哈爾濱、北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