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渭河流域相關圖文材料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渭河平原,又稱關中平原,這里沃野千里,物產豐富,農業發達,盛產小麥、棉花等,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也是中國最早被稱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地方。它為秦國文明的興起奠定了強大基礎,所以也號稱“八百里秦川”。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1)描述圖示區域主要地形區的分布狀況。
(2)根據圖示,請簡述該地自然條件(地形、河流)對城市分布有何影響.
(3)分析渭河平原自古農業發達的自然原因。
(4)渭河流域經濟發達,運輸需求量大,但其干流航運價值不高,試分析原因。
【答案】(1)北部黃土高原,黃土地貌廣布;中部渭河平原(谷地),呈東西向延伸;南部秦嶺,呈東西走向。
(2)北部高原和南部山地,城市數量少;中部河谷平原,地勢平坦,城市數量多;城市多沿河流分布,干流及河流交匯處城市密集.
(3)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雨熱同期;地形相對平坦開闊,便于耕作。土壤深厚肥沃靠近渭河,灌溉便利。
(4)渭河流域河流徑流量小、季節變化大(水量不穩定);含沙量大,河道易淤積;有結冰期,通航時間短。
【解析】
本題通過渭河流域為背景,考查區域地形特點的概括,自然條件對城市的分布的影響,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和交通運輸的區位因素等知識點。
(1)描述圖示地區主要地形區的分布狀況,要分層次描述,圖中的地形區有北部、中部和南部三部分,要清晰描述。通過圖中等高線可知,北部為黃土高原,黃土地貌廣布;中部等高線較稀疏、呈東西向彎曲,這是海拔較低的渭河平原(谷地),平原呈東西方向延伸;南部等高線密集,海拔較高為秦嶺,呈東西走向。
(2)本題為影響分析類題,關鍵詞“對城市分布”,答題方向“自然條件(地形、河流)”。可以影響城市分布的區位因素思考。根據圖中的城市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圖中城市大多分布在圖中的中部河谷平原,此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優越;且多沿河流分布,特別是干流及河流交匯處城市密集,因為可以給城市提供供水和運輸。而北部高原和南部山地,因為地形因為影響,自然條件較為惡劣,不利于城市發展,從而城市較少。
(3)本題為原因分析類題,關鍵詞“農業發達”,答題方向“自然原因”。可以參考農業區位因素的自然原因,自然原因一般可以從氣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角度思考。渭河平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處于河谷平原,地形相對平坦開闊,便于耕作;河流沖積形成的土壤,深厚肥沃;處于渭河水系,方便農業灌溉。
(4)渭河流域地處我國內陸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相對較少,因而該區域河流徑流量小、季節變化大,水量不穩定;該流域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河道淤積;位于秦嶺淮河以北有結冰期,河流通航時間短,所以干流航運價值不高。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曲線表示等壓線,虛線表示槽(脊)線,帶箭頭直線表示甲乙兩地的風向。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三地的氣壓大小關系為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甲=乙=丙
【2】此時丙地
A.可能受冷鋒影響
B.可能受暖鋒影響
C.出現晴朗天氣
D.出現沙暴天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是歷次我國人口普查總人口數據,乙是我國人口年齡構成和人口流動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0-14歲人口比例下降,人口總數減少
②15-59歲人口比例上升,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勞動力充足
③60歲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齡化進程加速,應完善養老體系
④流動人口增加,應引導人口有序遷移和合理分布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蜂農為了“追花奪蜜”,往往要不停地遷徙放蜂。下圖為我國東線放蜂線路,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蜂農“追花奪蜜”應選擇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A.航空運輸B.公路運輸
C.鐵路運輸D.內河航運
【2】蜂農沿圖示路線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地理現象是( )
A.在閩粵遇山洪,沖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無收
C.在華北遇干旱,蜜源減少D.在東北遇初霜,蜜蜂受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花果同樹”是一種特殊的農業景觀。果農選擇晚熟果實品種,利用當地自然條件和“掛果保鮮”技術,在果實成熟時把部分果實通過“留樹保鮮”保留在樹上,等到第二年春季果樹花開后再摘。右圖示意花果同樹景觀,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實現“花果同樹”規模經營的主導因素是
A. 技術 B. 市場 C. 氣候 D. 品種
【2】下列地區最有利果農實施“掛果保鮮”技術的是
A. 四川盆地 B. 黃土高原
C. 江淮平原 D. 山東丘陵
【3】使用“花果同樹”技術能
①提高果農經濟效益 ②促進果樹品種改良③帶動美麗鄉村發展 ④顯著增加果實產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示意各大洲某年人口狀況,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有關各大洲人口狀況的敘述不符合實際的是( )
A. 歐洲的新增人數最少B. 發達國家的自然增長率較低
C. 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亞洲D.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
【2】歐洲某國法律規定:對獨身者收取高達自身收入5%至10%的稅率,其目的是( )
A. 以稅養老B. 抑制人口快速增長
C. 鼓勵生育D. 平衡人口性別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從很早以來把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結合我國風能資源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我國風能資源分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甲地區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區有效風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離冬季風源地近,地勢平坦
C.我國風能資源分布具有明顯的不均衡性
D.丙地區有效風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遠離海洋
【2】據調查,甲地區風能資源利用前景優于丁地區,其原因是( )
A.甲地區氣溫年較差比丁地區小B.甲地區有效風能密度比丁地區小
C.甲地區人均土地資源比丁地區多D.甲地區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經濟發展程度與人口遷移數量的關系(曲線分別表示鄉村之間、城市之間、鄉村到城市、城市到鄉村四種人口遷移類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圖中曲線表示鄉村之間、城市之間、鄉村到城市、城市到鄉村的分別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乙丙丁四海域水溫由高到低的排序為 ;BD兩處表面海水鹽度較高的為 。
(2)畫出A、B、C、D四股洋流的箭頭,并指出A洋流的名稱是 ,C洋流的性質是 ,從洋流成因來說該洋流屬于 。
(3)圖中E漁場是由 暖流和 寒流交匯而成的 漁場。
(4)最能反映南美洲西海岸山脈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圖 ( )
A. B.
C. D.
(5)運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下列現象的成因: 喜馬拉雅山形成: ;紅海形成: ;
(6)請你談談對江蘇省發展海洋經濟的一些設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