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地質構造名稱是:B , C .
(2)此時,背斜在地貌上是 , 原因是;向斜在地貌上是 , 原因是 .
(3)找石油區應在圖中的處(填字母),找地下水應在處(填字母).如果修建地下隧道,不應選擇在處(填字母).
【答案】
(1)向斜,背斜
(2)山嶺,向斜槽部受擠壓,巖層變得緊實,不容易受侵蝕反而成為山嶺,谷地,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裂隙比較發育,容易受侵蝕而成谷地
(3)C,B,B
【解析】(1)背斜的巖層向上拱起、向斜的巖層向下彎曲;斷層是巖層受到擠壓力過大或者張力作用,使得巖層發生斷裂,出現斷裂面,并且在斷裂面兩側的巖層有錯動和位移.(2)由于背斜頂部受到張裂力的影響,容易被被侵蝕,從而形成谷地;向斜底部受到擠壓力的作用,巖層變得更加結實,不易受到外力的侵蝕,所以保留了下來,形成相對的高地,成山.(3)石油和天然氣多儲存于背斜構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庫建設應盡量避開斷層,其中隧道應優先選擇在背斜構造中.丙巖層向上拱起,是背斜.背斜巖層的走向呈天然拱形,結構穩定,且不易儲存地下水,便于施工和行駛.
所以答案是:(1)向斜;背斜.(2)山嶺;向斜槽部受擠壓,巖層變得緊實,不容易受侵蝕反而成為山嶺.谷地; 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裂隙比較發育,容易受侵蝕而成谷地.(3)C;B;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西氣東輸一線工程與產業轉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西氣東輸工程沿線地區居民利用天然氣作為能源,使煤炭的消費比例有所 ,同時對自然環境的積極影響是 。
(2)從能源生產與消費的對比關系說出實施西氣東輸工程的主要原因。
東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來,上海紡織業向新疆轉移,這對新疆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是否會對中國產生影響呢?據專家分析,基本上沒有太大影響.整個東亞的洋流流向總體上是自南向北,即使在極端狀況下,污染強烈到能夠擴散到整個太平洋,順大洋環流又流回中國沿海的幾率也非常微小.讀“亞洲東部部分海域洋流流向示意圖”,回答.
材料中提到的“即使在極端狀況下,污染強烈到能夠擴散到整個太平洋,順大洋環流又流回中國沿海的幾率也非常微小”中的大洋環流是指( )
A.順時針流動的中低緯度大洋環流
B.順時針流動的中高緯度大洋環流
C.逆時針流動的中低緯度大洋環流
D.逆時針流動的中高緯度大洋環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8年的冬天,全球經濟“寒意”陣陣。各類經貿洽談會規模上都不同程度地縮了水,成效自然也要打不小的折扣。而帶有明顯“雙轉移”(所謂“雙轉移”是指“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欠發達地區轉移,欠發達地區勞動力向當地二、三產業和“珠三角”發達地區轉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區與山區及東西兩翼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簡稱山洽會),卻逆勢飄紅,無論是參展規模、參會人數,還是最為重要的簽約項目,都實現了逆勢飄紅。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演變圖
材料三繼日本三大汽車企業本田、豐田、日產分別落戶廣州黃浦、番禺、花都區后,近幾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汽配產業迅速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全國三大汽車產業基地之一。
(1)縱觀“珠三角”的產業轉移,其工業結構變化趨勢是由
原料導向型→ → 轉變。
(2)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的現象稱為產業轉移。早期我國臺灣電子企業生產工廠大量西移至廣東東莞等地,其考慮的因素是哪些?
(3)為什么日本汽車產業集團近幾年紛紛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投資設廠?
(4)從珠江三角洲工業區位條件的變化,分析該地區產業向外轉移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是我國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由東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變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
A. 水分差異造成的 B. 熱量差異造成的
C. 地形差異造成的 D. 人類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2】西部大開發首先要( )
A. 發展高新產業,加快城市化進程
B. 人口外遷,減輕環境壓力
C. 治水改土,改造低產田
D. 抓好基礎和生態環境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沈陽(123E, 42N)某學校地理研討小組連續三個月測量當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獲得的測量數據如下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從第一次到第三次測量期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地先晝短夜長,后晝長夜短,晝漸短
B. 這三個月當中的第一次測量當日正值北半球的春分日
C. 正值田納西河各水庫蓄洪期
D. 三個月中正值長江汛期
【2】在第二次測量時間的前一周,地球上最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 北極出現極晝范圍最大 B. 全球晝夜平分
C.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動 D. 北京時間是正午12點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鐵、煤、石油儲量都位于世界前列的國家是( )
A. 中國、美國、俄羅斯 B. 巴西、印度、澳大利亞
C. 法國、英國、加拿大 D. 日本、巴西、墨西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正確敘述是
①近代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呈逐漸加快的趨勢②70年代以來,世界人口因普遍實行計劃生育而停止增長③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發展越慢越好④西歐平原和德干高原是人口稠密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光照局部圖(如圖),其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題.
(1)圖中太陽直射點位于( )
A.(15°S,60°E)
B.(15°N,150°E)
C.(15°S,120°W)
D.(15°N,60°E)
(2)此刻國際標準時間為( )
A.6:00
B.8:00
C.12:00
D.14:00
(3)若此時太陽直射點正往北移動,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
A.北回歸線以北地區的太陽高度角越來越大
B.南半球地區溫度越來越高
C.貴州遵義地區將迎來寒冷的冬天
D.我校的樹影越來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