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為某區域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試分析甲地形區對乙丙區域氣候的主要影響。
(2)分析說出甲、乙兩省區耕地的農業類型及其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
(3)分析該區域的優勢能源及其分布情況。
【答案】(1)對乙區域:甲地形區阻擋了夏季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進入乙區域,使其降水量減少,大陸性增強。
對丙區域:夏季,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受喜馬拉雅山南坡的阻擋抬升,在丙地形成大量的地形雨。冬季,阻擋了源于蒙古—西伯利亞的冬季風進入丙區,使丙區域的氣溫較同緯度其他地區高些。
(2)甲為河谷農業,限制性因素是熱量;乙為綠洲農業,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3)水能,主要分布在甲區域的東南部邊緣;太陽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甲區域);地熱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甲區域);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乙區域)。(任答三點即可)
【解析】
本題考查區域氣候、農業和能源開發,難度一般,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
(1)根據圖示地區經緯度可以判斷,甲為青藏高原,乙為塔里木盆地,丙為喜馬拉雅山南側地區。甲地形區海拔高,阻擋了夏季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進入乙區域,使其降水量減少,晴天多,晝夜溫差大,大陸性增強。
夏季,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受喜馬拉雅山南坡的阻擋抬升,在丙地形成大量的地形雨。冬季,阻擋了源于蒙古—西伯利亞的冬季風進入丙區,使丙區域的氣溫較同緯度其他地區高些。
(2)甲為為西藏,由于海拔高,氣溫低,農業主要集中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區,發展河谷農業,限制性因素是熱量;乙為新疆,降水稀少,氣候干旱,農業集中在水源充足的綠洲,發展綠洲農業,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3)甲區域的東南部邊緣位于我國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過渡地帶,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豐富;青藏高原地區(甲區域)海拔高,大氣稀薄,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豐富;青藏高原地區(甲區域)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熱資源豐富,可開發地熱能;塔里木盆地(乙區域)有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市某區的晝夜人口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臥城是指大城市周圍承擔居住職能的衛星城。該市臥城位于該區的
A. 東部B. 東南部C. 北部D. 西南部
【2】對圖中四處功能區的判斷,正確的是
A. ①處為商業區B. ②處為居住區
C. ③處為工業區D. ④處為商住混合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4年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所屬的五礦資源有限公司(總部設在國內)與甲國達成收購該國拉斯邦巴斯銅礦(陰影區)項目股權的合作開采協議,與甲國合作發展銅礦開采業,產品除了供應我國外,還遠銷其他國家。下圖為甲國局部位置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近年來,我國礦業熱衷于在甲國從事銅礦開采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國銅礦需求量減少B.甲國的從業人口少
C.我國采礦技術水平高D.甲國礦業市場成熟
【2】自21世紀初,甲國運往世界各地的銅礦產品貨運量成倍增長,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洋運輸成本降低B.銅礦資源儲量豐富
C.海面風力不斷加大D.洋流速度不斷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薩克斯坦地廣人稀,是國際聞名的優質小麥生產國和出口國,但其小麥產量和出口量的年際波動幅度均較大,哈薩克斯坦小麥采取原生態的種植方式,畝產一般在80千克左右,而我國小麥畝產一般在400千克左右。
國內某糧油企業在新疆阿拉山口(如下圖)保稅區建設了面粉加工廠,通過中歐班列從哈薩克斯坦進口小麥,生產的面粉銷往國內各地。近年來,該企業嘗試在哈薩克斯坦種植小麥,并逐步擴大種植面積。
(1)分析哈薩克斯坦小麥品質高的原因。
(2)分析該糧油企業在阿拉山口保稅區建面粉加工廠的有利條件。
(3)說明該糧油企業在哈薩克斯坦種植小麥對當地經濟的積極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某地城市化和工業化水平進程圖。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城市化水平始終低于工業化水平B.①-②階段城市化速度快于工業化速度
C.②-③階段工業化速度快于城市化速度D.③-④階段,重工業快速發展
【2】④階段,該地吸納勞動力的主要產業部門為( )
A.原料導向型產業B.市場導向型產業C.技術密集型產業D.勞動密集型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4.0”被認為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由“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構成,產品、消費與生產三方融合的一種高度靈活的個性化、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圖3為不同時期工業活動“微笑曲線”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若圖中四條線分別代表工業化初期、工業化、工業自動化和工業4.0的“微笑曲線”,則其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
【2】“工業4.0”對工業生產帶來的影響可能是
A. 提高工業生產集聚效益 B. 工業生產全部走向分散
C. 擴大傳統制造業生產規模 D. 實現工業的個性化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和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油樟,屬常綠喬木,喜濕喜暖,抗蟲性較強,耐寒性較差,三年即可郁閉成林。油樟葉經蒸汽蒸餾冷凝可提取樟油,樟油在日化、醫療等產業中用途較大。
材料二: 2017年,“宜賓油樟”正式成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實現了敘州區(原宜賓縣,2018年7月撤縣改區)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零的突破。敘州區(位置見圖1)位于宜賓市西部,平地少、坡地多。敘州區現有油樟35萬畝(1畝《666. 67平方米》(分布見圖2), 但分布相對分散,且僅占林地面積的1/6。敘州區是全國最大的油樟基地,樟油產量占全國70%以上。長期以來,設備落后導致出油率低,利用單一,以直接出售樟油為主。
材料三:在某個季節,敘州區村民紛紛上山收集油樟落葉,并利用簡易蒸飽器蒸煮樟葉,獲取樟油。蒸煮后的樟葉及山坡上的枯枝還可作為薪柴燃燒。其他季節村民可進城務工。
(1)簡述敘州區利于油樟生長的地形和氣候條件。
(2)推測材料三中的“某個季節”最可能為哪個季節?并說明理由。
(3)簡析敘州區在低山丘陵地區大量種植油樟樹的益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景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若圖中急流段高差為35m,則圖中甲與乙地高差約為
A.200mB.235mC.270mD.300m
【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達甲處觀察的現象可信的是
A.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B.發現山頂處懸崖峭壁林立
C.發現丙所在方位地勢最低D.可看到湖畔丁處游人戲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北京、昆明兩地的游客流量統計示意圖,讀圖判斷下列問題。
【1】昆明旅游旺季長是由于
A. 氣候條件較好 B. 市場距離較短 C. 交通通達性較強 D. 接待能力較強
【2】兩地客流量差異較大,最主要是由于
A. 氣候環境的差異 B. 自然旅游資源的差異
C. 人文旅游資源的差異 D. 環境容量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