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實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解決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問題
B. 連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水系以發展航運
C. 利用流域間的落差發電
D. 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對該城市氣候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B.全年炎熱干燥
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D.全年高溫多雨
【2】從圖中信息判斷,該城市位于 ( )
A.干旱區 B.半干旱區
C.半濕潤區 D.濕潤區
【3】該城市可能是下列中的 ( )
A.拉薩 B.廣州 C.北京 D.哈爾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流域沿某緯線的局部地區剖面圖回答:
(1)A地形區為_____________;B地形區的地貌征是_____________。
(2)黃河流經A地形區時,河水與河流兩側地下水的關系是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
(3)試從生態環境的角度簡要說明B地區主要環境問題及其形成原因。
①主要環境問題:_________________。
②形成原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局部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 地縫合線:兩個大陸板塊相碰撞,使原來分離的兩塊大陸縫合起來,叫地縫合線。
材料三 西藏面積廣袤,但適合人類定居的范圍有限。藏南谷地是指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帶,有一連串寬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年平均氣溫在8℃左右,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年降水約300~500mm。
(1)從地形、地質方面分析雅魯藏布江東西向發育的原因。
(2)分析藏南谷地成為西藏主要城鎮和人口集中分布地的自然原因。
(3)描述甲區域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分別反映“蘇南某城鎮主要工業產值比重構成”和“外來勞動力在各產業中的比重”,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鎮的支柱性產業是 、 、家用電器。這些工業在該鎮出口企業中占主體,其主要的競爭優勢有哪些?
(2)該鎮能吸引大量外來勞動力,主要原因有哪些?
(3)該鎮在工業經濟結構調整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是發展 生產,該途徑的好處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甘肅省簡圖,完成問題。
【1】甘肅省( )
A. 全部屬于內流區域 B. 地跨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
C. 全部屬于外流區域 D. 地跨我國的四個干濕地區
【2】從圖中可能看出,甘肅省城鎮的分布特點是( )
A. 多沿河流分布 B. 多沿山麓分布 C. 多沿等高線分布 D. 多分布于高原內部
【3】甘肅省的河西走廊重工業發達,但酸雨危害卻很小,其原因主要有( )
①企業全部使用清潔能源 ②位于非季風區,降水稀少③政府環保措施得力,環保投入力度大 ④多大風天氣,有利于酸性氣體擴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60~70年代,數以萬計的轉業軍人和知識青年奔赴“北大荒”墾荒造田,使這塊沉睡的荒蕪之地變成世界聞名的“北大倉”,成為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北大荒”發展農業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 水源不足 B. 地形崎嶇 C. 熱量不足 D. 土壤貧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貴州省石灰巖廣布,流水溶蝕作用強烈,多喀斯特地貌,部分鄉鎮常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計劃用五年時間實施160萬人“挪窮窩”易地扶貧搬遷照亮特困山區群眾希望之路。新華網2016 年3月23日電(通訊員蒯華揚白國偉),在長順縣廣順鎮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點看到,工人們不停地捆綁著鋼筋,挖掘機不停地舞動者搖臂,運輸車在工地中穿梭不停。
材料二:下圖左為貴州省地形圖,圖右為貴陽市氣候統計圖。
(1)分析貴州省將易地搬遷作為脫貧途徑的主要原因。
(2)簡析貴州省雖地處南方濕潤地區卻嚴重缺水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