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天際線反映城市建筑的整體結構和布局,又稱為城市輪廓或全景。下圖為2000年和2012 年南京市主城區天際線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2000年2012年間,南京市主城區最主要的擴張方向是
A. 西南B. 西北C. 東南D. 東北
【2】2000年2012年間,城市擴張對南京市發展帶來的影響可能是
A.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B. 減輕市區通勤壓力
C. 緩解市中心用地壓力D. 增大中心區人口密度
【3】最能體現南京市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A. 消費水平B. 傳統建筑C. 城市天際線D. 潮流服飾
【答案】
【1】A
【2】C
【3】B
【解析】
本題考查城市的空間結構及其形成原因。
【1】仔細讀圖,注意對比 2000年與2012年城西、東、南、北不同方位的城市輪廓差異,由圖可知2012年在城西與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說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擴張方向是西南,A正確。
【2】舊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圖示擴張方向區域在城市的邊緣地帶,通過在城市的邊緣地帶進行新區開發,可以緩解中心城區的壓力.C正確。城市擴張使城市面積擴大,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A錯誤。新區開發將會增加市區通勤壓力,B錯誤。中心區人口向外轉移,密度下降,D錯誤。
【3】城市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是當地地域文化的直接表現。傳統建筑最能體現一個地區的地域文化特色,B正確。
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區.由于城市土地面積相對有限,各個地塊的交通通達性和地價不同,各項經濟活動之間必然要發生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中,形成了城市功能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游客在列車上拍攝的西藏太陽能發電的景觀圖片,圖中的箭頭表示列車行進方向。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游客在拍攝圖片時,火車的行進方向是 ( )
A. 東北 B. 東南 C. 西北 D. 西南
【2】以下四個城市設計安裝太陽能集熱板時,水平傾角最大的應該是( )
A. 上海 B. 濟南 C. 北京 D. 長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和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 年日照時數是指太陽直接輻射地面時的一年累計值,以小時為單位。下圖是“我國某區域年日照時數分布圖”。
(1)讀材料一,簡述圖中年日照時數的分布規律。
(2)寫出圖中甲、乙區域年日照時數范圍,并分別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問題。
(1)圖中A平原的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其農業發展的區位優勢有哪些?
(2)請列舉湘江流域長株潭城市群和萊茵河流域魯爾工業區發展工業的共同有利條件。
(3)湘江流域環境問題較突出,請列舉該流域的主要環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三大自然區分布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有關區域含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就是一個區域
B. 區域之間一定具有明確的分界線
C. 區域內部沒有明顯差異,因此很難形成區域特點
D. 區域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指標劃分出來的
【2】關于我國三大自然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Ⅱ區比Ⅲ區緯度高,故熱量較Ⅲ區差
B. Ⅲ區與Ⅰ區南部因距海遠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作為兩區域的分界線
C. 隨緯度位置變化的熱量狀況是決定Ⅰ區自然區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D. Ⅲ區太陽輻射弱,受人類活動影響小
【3】E山脈一線把Ⅰ自然區分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關于我國南北方人類活動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北方地區耕作制度為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只能生長春小麥
②北方地區的民居多平頂房,平頂房可節省建筑材料,兼作晾曬農作物的場地
③蘋果的主產區是南方地區,柑橘的主產區是北方地區
④北方重工業發達,南方輕工業發達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是地面能量的源泉。太陽輻射的時間和空間差異引起了地理環境的空間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環變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陽輻射日總量(×4.2焦/厘米2日),下圖是我國與全球總輻射量對比圖。分析圖和表,回答問題。
(1)在春分日,太陽輻射量的空間分布規律是 ;影響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2)北緯90°在夏至日較南緯90°在冬至日獲得的太陽輻射日總量少73×4.2焦/厘米2日,為什么?
(3)我國東部的南方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為什么比全球同緯度地區平均值少?
(4)我國北緯30°東部與西部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差異懸殊,但為什么東部地區年平均氣溫較西部高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西部各省區土地及草地退化狀況比較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甘肅省沙漠化占土地總面積比例最大
B. 內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積與寧夏一樣多
C. 西北各省區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 云南、貴州兩省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主要是過度放牧
【2】保護和恢復西北的生態環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生態建設放在首位
②提高沿途城鎮的天然氣使用率,減少對林木的砍伐 ③生態破壞嚴重地區實行嚴格的退耕還林還草 ④從根本上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以保護生態環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5G 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可以給用戶帶來更高的寬帶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時延和更大容量的網絡連接。華為是 5G 技術的引領者,中國將成為首批 5G 商用的國家。5G 基站是新一代小型設備,覆蓋范圍相對較小;數量可能是 4G 的 2~3 倍,光纖用量將比 4G 多 16 倍;選址難度較高,需要通過勘察設計和系統仿真,提高基站選址效率和覆蓋效果。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5G 基站選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 RSBB. 數字地球C. GPSD. GIS
【2】影響 5G 基站布局密度的主導因素是
A. 人口分布B. 地形地勢C. 科學技術D. 交通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高速公路與城市建成區空間關系示意圖(下圖),完成問題。
【1】分析兩種模式的高速公路對城市建成區的影響,可知( )
A. 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區用地
B. 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區用地
C. 甲模式對城市建成區景觀與環境的影響比乙模式大
D. 乙模式對城市建成區內部交通聯系的影響比甲模式大
【2】從高速公路與城市建成區關系的動態變化看,可推斷( )
A. 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時一般會采用甲模式
B. 隨著城市建成區不斷擴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變的趨勢
C. 在城市化快速推進時期,甲模式會消失
D. 大城市發展到成熟期,不會同時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