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以來,造成西亞移民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表是西藏各站點0.8米深度年代平均地溫距平(℃)資料,據此完成7~8題。
年代 | 拉薩 | 澤當 | 當雄 | 安多 | 日喀則 |
1970S | -0.8 | -0.2 | -0.1 | -0.2 | -0.5 |
1980S | -0.1 | 0.1 | 0.1 | -0.2 | -0.2 |
1990S | 0.9 | 0.1 | 0.1 | 0.3 | 0.6 |
7.表中數據表明( )
①就年平均地溫而言,呈逐年升高趨勢 ②20世紀70年代西藏地區地殼活動弱 ③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變暖趨勢明顯
④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藏地區植被破壞嚴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根據西藏地區年代平均地溫的這種變化,可以推測( )
①全球降水量有增多趨勢 ②阿爾卑斯山多年凍土最大深度呈明顯增加趨勢 ③乞力馬扎羅山山頂冰川面積不斷萎縮 ④青藏鐵路沿線凍土活動層厚度加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表是西藏各站點0.8米深度年代平均地溫距平(℃)資料,據此完成7~8題。
年代 | 拉薩 | 澤當 | 當雄 | 安多 | 日喀則 |
1970S | -0.8 | -0.2 | -0.1 | -0.2 | -0.5 |
1980S | -0.1 | 0.1 | 0.1 | -0.2 | -0.2 |
1990S | 0.9 | 0.1 | 0.1 | 0.3 | 0.6 |
7.表中數據表明( )
①就年平均地溫而言,呈逐年升高趨勢 ②20世紀70年代西藏地區地殼活動弱 ③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變暖趨勢明顯
④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藏地區植被破壞嚴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根據西藏地區年代平均地溫的這種變化,可以推測( )
①全球降水量有增多趨勢 ②阿爾卑斯山多年凍土最大深度呈明顯增加趨勢 ③乞力馬扎羅山山頂冰川面積不斷萎縮 ④青藏鐵路沿線凍土活動層厚度加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的大城市中心區人口開始向郊區遷移,在城市周圍形成新城或衛星城,并將城市文化和產業等帶到郊區,在郊區建設了許多超級市場、高級住宅、大型停車場,且在老城區和新城區或衛星城之間迅速發展高速公路和地鐵等交通運輸,整個都市區人口出現負增長。
材料二 下圖為部分國家城市化及其經濟發展情況統計圖(圖甲)和部分國家城鎮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統計圖(圖乙)。
(1)材料一中敘述的現象主要發生在材料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國家,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________,分析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2)有關材料一中敘述的現象,正確的說法是________。(雙選)
A.是社會生產力退化的表現
B.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
C.是城市化發展的繼續
D.是大量非農業人口轉化為農業人口造成的
(3)由材料二可知,發達國家處于城市化發展的________階段,發展中國家處于城市化發展的________階段。
(4)美國洛杉磯城區“空心”現象嚴重,分析其今后發展應該注意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讀圖和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為了對侵略戰爭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本對華北資源的掠奪更為迫切。煤、鐵等資源是日本掠奪的重點。以原煤為例,1936年,華北向日本及東北輸出原煤為100萬噸。日軍占領華北后,輸出量猛增至400萬至600萬噸。1941年,日本軍方進一步規定華北每年須向日本本土輸送原煤800萬噸。
——摘編自張海鵬《中國近代通史》
材料二 20世紀70年代前,中東(主要為西亞地區)國家的石油資源被西方的壟斷公司獨占。1968年初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在維護成員國個體和整體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到1980年,該組織成員國石油收入達2090億美元,比1970年增加52%。中東石油是重要的戰略資源。為控制石油產地和保障能源安全,主要發達國家在中東地區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因此,這里戰爭不斷,沖突不斷。這就導致中東各國過高的軍事支出和財政狀況的惡化。
——摘編自高德步《世界經濟通史》
(1)根據材料一,指出日本對華北資源掠奪的主要特征;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日本對中國資源的掠奪造成的嚴重后果。
(2)根據材料二,指出主要發達國家爭奪中東的目的及對中東產油國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末中東產油國為維護石油權益采取了什么重大舉措?綜合所學知識,說明20世紀70年代前后中東產油國經濟狀況的變化。
(3)綜合以上材料,你對資源問題的重要性有何認識?
左圖是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和發電成本變化圖,右圖是某區域風能資源分布圖。
(4)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結合圖10說明全球風電裝機容量的變化特點,并從礦物能源供需狀況、技術和環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
(5)從自然和市場條件分析甲地建設風力發電基地的不利因素。
(6)分析乙地風能資源貧乏的原因。該地正在開發的可再生常規能源是什么?
材料三 近年來,水資源利用中的民生問題引起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為此,我國政府加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法》,規范取水許可管理,完善水資源綜合規劃,深化水價改革,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推動了飲水安全、節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設。
(7)結合材料三,運用經濟常識分析國家發展民生水利的舉措。
(8)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材料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表,從表中可以得到的正確信息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 )
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自然災害的統計
A.災害的強度減小了
B.人類社會抵御災害的能力增強了
C.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的損失相對量增加了
D.災害對人類社會的損害程度減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