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近年來,虎林市圍繞綠色生態農業舞活科技龍頭,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帶建設,大力實施虎林灌區、水稻智能化催芽育秧基地等項目,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收活動,糧食生產連年增收。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虎林市天藍、地綠、水清,其出產的大米具有晶瑩剔透、入口香甜、營養豐富的優良品質。影響虎林市大米生產的特殊區位因素是
A. 氣溫的日較差小B. 生產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C. 土壤肥沃,水資源充足D. 綠色無污染的自然環境
【2】虎林市“把綠色水稻變成方便米飯、米粉,把大豆變成磷脂,把原木變成家具”。這反映了虎林市農業發展的方向是
A. 向機械化方向發展B. 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C. 推進農業生產優質化D. 推進農業產業鏈的延伸
【答案】
【1】D
【2】D
【解析】
虎林市天藍、地綠、水清,導致其出產的大米具有晶瑩剔透、入口香甜、營養豐富的優良品質。影響虎林市大米生產的特殊區位因素是綠色無污染的自然環境。虎林市農業發展的方向是推進農業產業鏈的延伸,進行產品深加工。
【1】虎林市天藍、地綠、水清,其出產的大米具有晶瑩剔透、入口香甜、營養豐富的優良品質。影響虎林市大米生產的特殊區位因素是綠色無污染的自然環境,D對。氣溫的日較差小,作物養分積累少,品質差,A錯。生產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土壤肥沃,水資源充足,是作物生長的一般影響因素,不是作物品質好的特殊因素,B、C錯。
【2】虎林市“把綠色水稻變成方便米飯、米粉,把大豆變成磷脂,把原木變成家具”。這反映了虎林市農業發展的方向是推進農業產業鏈的延伸,進行產品深加工,D對。產品深加工,不是向機械化、專業化方向發展,A、B錯。深加工,不屬于農業生產優質化,C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下圖為德國魯爾區和我國遼中南工業區圖。
(1)簡述魯爾區形成的區位條件。
(2)魯爾區衰落原因?
(3)實現遼中南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合掌造”是日本(島嶼中部是山地)某地的一種木造建筑物。該建筑最大的特“合掌造”是日本點是屋頂厚且陡,以便適應當地的地理環境。回答下面小題。
【1】該建筑物的最大特點與下列哪項地理現象相適應( )
A. 冬季暴雪 B. 臺風頻發
C. 多洪澇災害 D. 地震、火山活動頻繁
【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圖中的(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個地區最大城市與第二大城市人口規模之比來表示這個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來反映該國或地區的城市規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認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結構正常、集中適當;大于2,則存在結構失衡、過度集中的趨勢。讀我國各地區首位度統計表(如下表)。
根據材料回答下面小題。
【1】中西部地區城市首位度過高主要是因為
A. 中西部自然條件差,自然資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B. 土地面積大,城市數量多發展快
C. 區域經濟落后,城市體系不完善
D. 政策優惠,集中發展首位城市
【2】造成從84年到97年的13年間,廣東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經濟特區的設立 ②城市化進程的推動
③逆城市化現象的推動 ④產業轉移導致大量人口和資產外遷
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民居一般指傳統的居住建筑。由于我國各地區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差異,民居呈現出不同的地域特點。下圖中 a,b 分別為西南吊腳樓和北方黃土窯洞景觀。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造成 a, b 兩地民居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植被 C. 氣候 D. 土壤
【2】a, b 所在地區共同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地鹽漬化 C. 紅色荒漠 D. 濕地萎縮
【3】上述環境問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 圍湖造田 B. 全球變暖 C. 植被破壞 D. 不合理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20世紀60年代,甲國(墨西哥)邊境工業區,吸引乙國(美國)在此投資建廠,并從乙國進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組裝成品后再銷往乙國。目前,這些邊境工業區已發展成規模不等的工業中心。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文材料推斷,與乙國相比,甲國
A. 技術水平較高 B. 勞動力價格較低 C. 消費市場較廣 D. 資金較雄厚
【2】影響甲國邊境工業區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
A. 研發能力 B. 廉價勞動力 C. 交通運輸 D. 環境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山地北坡植被帶隨經度的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該山地北坡草原帶上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熱量 B. 水分
C. 海拔 D. 經度
【2】關于該山北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冰雪帶下限比南坡高
B. 自東向西年降水量增加
C. 自東向西荒漠草原帶寬度增大
D. 自東向西植被帶譜趨向簡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沿90°E所作的地形剖面圖,回答下面小題。
【1】E地理事物是( )
A. 孟加拉灣 B. 阿拉伯海 C. 恒河 D. 貝加爾湖
【2】B地形區的成因最可能是( )
A. 河流下蝕作用強烈 B. 外力侵蝕作用強烈
C. 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蒸發量 D. 位于斷裂下陷部位
【3】關于圖中地理事物定位正確的是( )
A. A為準噶爾盆地 B. C為柴達木盆地
C. D為岡底斯山 D. F為中西伯利亞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六盤水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建立起來的工業城市,被石灰巖山丘環抱,水城河穿城而過,以涼爽的高原氣候著稱。城市人口密集,在6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了約60萬的人口。為了改善城市居住環境,建設完善的生態基礎設施,城市景觀設計師們將水城河串聯起現存的溪流、坑塘、濕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栽力的凈化濕地,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態凈化系統,即綠色海綿體系。
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六盤水的綠色海綿體系對當地水循環的影響是
A. 水汽輸送速度加快B. 水循環的周期逐漸延長
C. 地下徑流不斷減少D. 地表徑流季節變化趨緩
【2】自綠色海綿體系建立以來六盤水的城市內澇頻率顯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綠色海綿體系
A. 植物多樣性提高,利于雨水下滲B. 各種水體相互貫通,提高泄洪能力
C. 水域面積顯著增大,蓄洪量增加D. 調節氣候功能增強,暴雨頻率下降
【3】在六盤水的綠色海綿體系中,具有水體凈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
A. 持續緩慢流動的水體B. 多樣性的生物群落
C. 可被溶解的營養鹽類D. 階梯狀分布的濕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