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奧里諾科河干流發源于圭亞那高原,成一巨大弧形繞行于圭亞那高原,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多達436條。整個流域內降雨量相差很大,有些地區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有些地方降水達4000毫米以上,多年的觀測結果表明,干旱季節的日平均流量最小只有33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可達到81100立方米/秒以上,入海水量居世界第5位。奧里諾科河中游平均河寬l-1.5km,下游平均河寬2km左右,水位年變幅12m,河道為均勻剖面,平均坡降約為0.045‰。奧里諾科河年平均輸沙量約3.52億噸,居世界第11位,一年中有兩次沙峰,第一次沙峰出現在汛期(漲水季節)的干支流,第二次沙峰出現在汛后 (退水期間)的干流。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比較圖中①、②、③三地區年降水量的大小。
(2)分析①、③兩地區年降水量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
(3)試解釋奧里諾科河一年中汛期前后兩次沙峰的成因。
【答案】(1)①地區小于②地區,②地區小于③地區(4分)
(2)來自海(大西)洋上的暖濕東北信風,吹過沿海平原地區時,地形抬升作用小,①地區年降水少(4分)。當氣流經過廣闊的平原到達安第斯山麓時,東北信風并沒有失去很多的水分,且不斷得到地面水汽補充(4分),在山前地帶形成大量降水(2分),③地區年降水量最高。
(3)在汛期,因干流河道坡度小(2分),導致流經奧里諾科平原的所有支流都有回水,河流流速變慢,泥沙隨即淤積下來(2分)。汛后,干流水位降低,干支流比降增大(2分),淤積在各支流中的泥沙重新流人奧里諾科河,從而產生了第二次沙峰(2分)。
【解析】試題分析:
(1)讀圖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可以得出①地區小于②地區,②地區小于③地區。
(2)來自海(大西)洋上的暖濕東北信風,吹過沿海平原地區時,地形抬升作用小,①地區年降水少。
(3)在汛期,因干流河道坡度小,導致流經奧里諾科平原的所有支流都有回水,河流流速變慢,泥沙隨即淤積下來,汛后,干流水位降低,干支流比降增大,淤積在各支流中的泥沙重新流人奧里諾科河,從而產生了第二次沙峰。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之后,開始著手修筑“美墨邊境墻”,美國與墨西哥接壤的邊界長達3100多公里,而特朗普計劃中的隔離墻據估算將高達100億美元,找打算通過提高關銳讓墨西哥為其買單。下圖為美墨邊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美國修筑“美墨邊境墻”困難主要在于
A. 邊境線長工程量大 B. 交通不便物資難運
C. 勞動力少價格高 D. 氣溫高施工難
【2】墨西哥北部人口主要集中在美墨邊境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便利 B. 地形平坦 C. 就業機會多 D. 臨近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南美洲甲國簡圖。
材料二:甲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魚粉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及世界同時也是該國最大的魚粉進口國。下圖為2001—2013年甲國魚粉出口及出口額關系圖。
(1)甲國建有著名的輸水工程,說出該工程的輸水方向及依據。
(2)據材料二,概括2001—2013年甲國魚粉出口的特點并提出中國的應對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a和b兩地同一日期太陽高度日變化示意,X、Y分別為兩地最大太陽高度,且Y的取值范圍為0°~46°,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
A. 0° B. 20° C. 40° D. 0°或40°
【2】
A. 馬來群島 B. 長江三角洲 C. 青藏高原 D. 華北平原
【3】
A. 長江入海區正值咸潮多發季 B. 武漢晝長達到一年中最大值
C. 巴西高原一片枯黃 D. 北京香山紅葉正值最佳觀賞季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12月31日中國第21批護航編隊完成交接后駛離亞丁灣,2016年3月8日回到三亞,回國途中出訪亞洲六國。下圖為第21批護航編隊出訪亞洲六國航線示意圖和為水循環略圖(數字表示水循環環節)。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護航編隊從亞丁灣駛往孟加拉國途中( )
A. 順風順水 B. 順風逆水 C. 逆風逆水 D. 逆風順水
【2】與其他時節相比,護航編隊出訪斯里蘭卡時,該國水循環表現為( )
A. ⑥較多 B. ④補給②較多 C. ③較多 D. ⑤較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產業結構變化對區域發展帶來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 較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產業,加大了區域間的經濟差異
B. 資源密集型產業的移人,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C. 產業移出地區會出現嚴重的失業問題
D. 產業的升級有利于解決本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就業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原是我國的糧食、棉花、花生生產大省,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一些地區逐漸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為主的出口基地。科技投入的增加,不僅提高了產量,而且出現了大量的反季節蔬菜。據此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地區已由種植園農業轉變為商品谷物農業
B. 由于科技的發展農業生產擺脫了地域的限制
C. 該地區的農業屬于典型的混合農業
D. 人們可以改造自然環境擴大農作物的種植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