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尺度范圍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景觀示意圖(甲圖)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關系圖(乙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甲圖中為保護斜坡①處的土壤不被水沖走,不合理的措施是 ( )
A.植樹種草,恢復植被
B.修水平梯田,打壩淤地
C.采取措施保持③自然要素的穩定
D.強化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識和法制觀念
2.下列敘述屬于乙圖中A環節的是 ( )
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溫和濕潤
B.植被破壞嚴重,容易形成紅色荒漠
C.夏季高溫多雨,有機質分解快
D.河網稠密,徑流量大,水能豐富
3.甲、乙兩圖都能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的 ( )
A.整體性規律 B.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C.垂直分異規律 D.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1.C
2.C
3.A
【解析】
試題分析:
1.讀圖,植樹種草,恢復植被,可以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A合理。修梯田,打壩淤地,也能減緩水流速度,減少水土流失,B合理。人們水土保持的意識和觀念的強化,有利于水土保持目標的實現,D合理 。保持③自然要素的穩定,可以使河流中泥沙含量減少,與①處水土流失無關,不會保護①處的土壤不被水沖走,C不合理,選擇C。
2.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形成不同的土壤,乙圖中的A環節,反映的是在亞熱帶季風氣候條件下,高溫多雨的環境中,有機質被分解的快,最后形成的土壤,是一種黏性的低產土壤,C對。A環節反映的是土壤形成的氣候條件,不是氣候特征,A錯。植被破壞嚴重與氣候無關,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最終導致荒漠化,B錯。A環節不能表現出河水數量多少,流量大小,D錯。
3.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指環境中一個要素發生變化,其它要素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甲乙兩圖中都能體現出環境的整體特征。A對。兩圖中沒有經緯度變化,也沒有反映山地的垂直變化,所以B、C、D 錯。
考點:環境保護,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關系,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一般來說,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陸尺度都屬于大尺度范圍,而局部地區則屬于小尺度范圍。下圖為“小尺度范圍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圖”。讀圖后,完成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其他自然環境要素名稱:
①地貌,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⑤土壤。
(2)這些要素之間具有_______________的關系。
(3)你認為保護斜坡A處的土壤不被水沖走的最好辦法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B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壞,地理環境其他要素將會發生哪些變化?
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變化,體現了地理環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小尺度范圍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景觀示意圖(甲圖)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關系圖(乙圖),回答27~29題。
27.甲圖中為保護斜坡①處的土壤不被水沖走,不合理的措施是( )
A.植樹種草,恢復植被
B.修水平梯田,打壩淤地
C.采取措施保持③自然要素的穩定
D.強化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識和法制觀念
28.下列敘述屬于乙圖中A環節的是( )
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溫和濕潤
B.植被破壞嚴重,容易形成紅色荒漠
C.夏季高溫多雨,有機質分解快
D.河網稠密,徑流量大,水能豐富
29.甲、乙兩圖都能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的( )
A.整體性規律
B.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C.垂直分異規律
D.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小尺度范圍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景觀示意圖(甲圖)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關系圖(乙圖),回答27~29題。
27.甲圖中為保護斜坡①處的土壤不被水沖走,不合理的措施是( )
A.植樹種草,恢復植被
B.修水平梯田,打壩淤地
C.采取措施保持③自然要素的穩定
D.強化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識和法制觀念
28.下列敘述屬于乙圖中A環節的是( )
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溫和濕潤
B.植被破壞嚴重,容易形成紅色荒漠
C.夏季高溫多雨,有機質分解快
D.河網稠密,徑流量大,水能豐富
29.甲、乙兩圖都能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的( )
A.整體性規律
B.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C.垂直分異規律
D.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